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腦傷新治療 多了黃金六小時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民眾過去受傷送到醫院,醫師多半會藉由觀察瞳孔、計算昏迷指數等方式,判定傷勢嚴重程度。近來台大醫院利用先進的儀器為傷患判定腦傷狀況,只要在傷患的頭上鑽個小洞,放入粗細猶如麵線一般的探頭,就可以探知患者腦內傷勢是否惡化,可為患者搶得六小時以上的治療先機。

  台大醫院從七年前開始針對腦部外傷及中風等病患施行這項腦部監測迄今,已將原本超過三成六的頭部嚴重外傷死亡率,降至一成五不到。

  劉海若嚴重腦傷後奇蹟般復元,不少人嘖嘖稱奇﹔其實,在台大,類似嚴重頭部外傷存活個案也不少。台大醫院副院長林芳郁說,腦外傷患者能恢復到什麼程度,大半在受傷瞬間「上帝便已決定」。現代醫學能做的,就是儘量減少腦部二度受創,增加患者復元機率,台大醫院即成立創傷醫學部,並引進腦部監視系統,隨時緊盯患者傷勢,給予適當治療。

  台大主治醫師黃勝堅說,傳統加護病房多半以觀察昏迷指數、瞳孔反應或相關神經學檢查來偵測病患狀況﹔但這些指標明顯變化前,患者顱內狀況早已不同。

  以台大進行腦部監測的結果為例,患者昏迷指數變化前六個小時,顱內壓已開始升高。國外以杜卜勒彩色超音波進行研究,甚至認為可在廿四小時前發現腦血流變化。

  黃勝堅說,嚴重腦部外傷患者若出現顱內持續出血、顱內高壓導致腦血流降低、腦水腫等,都會讓腦部缺血情況更加嚴重,進而使得細胞死亡。在腦內高壓以及腦血流異常時,適時減壓、增加通氧量,對患者來說更是「分秒必爭」。在這種情況下,台大開始使用腦部監測系統,希望能為患者搶得治療先機。

  有鑑於舊型顱內壓監測器必須將探頭放到位於腦內約五公分的「腦室」,有時患者腦部「腫到難以放進去」﹔再加上傳統傳導方式感染率較高,因此台大改用新式顱內壓探測。不但探頭只有蚵仔麵線的麵線一般粗,且只要放在位於表面的硬腦膜處。而在逾兩百例,均未有感染案例。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