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育性髖關節脫臼 可置換人工髖關節改善

人氣 11
標籤:

【大紀元6月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廖雪茹╱竹東報導
 一名六十三歲的婦人左髖部疼痛了六、七年,經診療發現是發育性髖關節脫臼,婦人卻擔心手術的風險性高,多年來一拖再拖不敢開刀;衛生署竹東醫院最近為她進行新的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終於恢復正常。

 衛生署竹東醫院院長、骨科醫師施國正表示,發育性髖關節脫臼早年在醫學上稱為「先天性髖關節脫臼」,因為它常常出現在新生兒或小孩身上;不過,以前因為醫師不熟悉這個病,所以無法在一出生就診斷出來。

 施國正指出,一般認為此症的預後與發育有關,也就是說,如果新生兒能在一歲之前就把脫臼的股骨頭放回到髖臼內,讓股骨頭與髖臼有好的互動磨合,將來髖關節的發育就會正常;不過,如果股骨頭沒接觸到髖臼,那麼兩者的骨頭發育就會不良,最後造成兩下肢的長短不一,病人會有嚴重的跛足,這就是俗稱的長短腳。

 施國正表示,髖關節脫臼須視股骨頭位移所在的位置是低位、中位或高位,治療的困難度也遞增。一般而言,股骨頭位移高位的病人最難處理,因為要把下肢延長四公分以上,對下肢的坐骨神經有可能造成損害;因此,過去許多醫師都不敢輕易嘗試做這種重建手術。所幸,最近幾年有新技術發明,也就是採取股骨轉子下骨骼成形切骨縮短術來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施國正指出,這種手術的好處是,可以減少對下肢神經的張力,方便手術視野的建立及人工關節重建之後的復位,而且可讓兩側下肢的長度修正到幾乎等長。如此一來,病人手術後的功能會改善很多,其併發症的比率也不是很高。

 他說,最近該院就採取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成功為一名六十三歲的女患者完成重建手術,解除她六、七年來的左髖疼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紐約原油價格漲破每桶四十美元大關
蜂療關節炎 體質過敏反造成腔室症候群
治療第一型黏多醣病新藥問世 台灣病人受惠
蜂療法治關節炎  婦女手腕腫又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