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望:社會進步 學者有責

張望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6月20日訊】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個觀念應該被徹底顛覆。查閱《現代漢語詞典》「匹夫」是指無學識,無智謀的平常人。也就是說是一般的群眾,或農村的老百姓。那麼現階段農村老百姓的生活狀態又是如何呢? 雖然,在改革開放中,國家的經濟有了一定的發展。可有的農村的群眾體育娛樂活動,卻得不到發展,有的鄉鎮原來有的圖書室籃球場,這幾年也不翼而飛。農村群眾娛樂場所有的縮小了或被佔用。 導致老百姓輕科學,重迷信,賭博成風。濫建,濫修寺廟,宗祠,四處可見。很願意在迷信方面花錢,而不願在書刊報紙上花錢的人大有人在。每年花費在迷信的錢,要幾十元到幾百元的家庭是很平常的事,有的家庭每年在迷信上要花幾千元,這也不是個別現象,有的村這樣的家庭就有一百多戶。而在書刊報紙上的花費幾乎是零。 由於老百姓生活壓力比較大,沒有什麼條件和精力去獲取更多的信息,農村本來工作機會,生存條件就比城裡要差好多了,可是不知道為什麼,農村日常生活費用卻要比城裡高出許多。就坐車來說,雖然坐的是公共汽車,可是收費還是按原來的私營車收費,真正意義的公共汽車卻沒有。飲用同一公司的自來水,價格相差也很大,在城裡每噸水一元二角,到鄉下就要每噸水就要三元五角,而且還有另外收費。生活用電農村也是要比城裡貴好多,群眾對此也是有口難言,老百姓好欺負早就成了口頭禪。

歷史發展到今天,時代也不同了啊?如果還有人再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是不是有些不夠妥當了,或者覺得有點逃避責任的「味道」。應該演變成:社會進步,學者有責。

如果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那麼也只有知識分子才更有可能、條件和機會,入虎穴得虎子。過去讀書人,把畢生的精力耗盡在四書五經,一天到晚吟詩誦詞背章句,一心只讀聖賢書。現在的知識分子受傳統的「清高」的影響,往往喜歡閉門謝客,孤軍奮戰。特別是對政治問題喜歡「兩耳不聞窗外事」也不明白,「你可以對政治毫無興趣,可你必須確信:政治對你卻有興趣,政治絕不會因為你對政治不關心而放過你」。有人文章寫得很好,也只能寫抽像的東西,不敢寫具體的事件。遇到實際問題也是不知所措。有一次我坐了近二天的火車到北京,經朋友介紹,懷著好奇又愉快的心情,拜見了一位很有名氣的知識分子。說起來見到也是很不容易。在交談中就覺得不是想像的那樣子,也是有不知道怎麼說的感覺,總不是我所期望的那樣,有點名不副實。

也有些人學歷很高,理論很深,卻善於見風使舵。能關心社會進步、關心國家前途的實在是鳳毛麟角。然而「巴結上,玩弄下」有的捲入腐敗的,卻多如過江之鯽。要不然,民主在中國喊了近百年了,還是今天這樣子,不能充分完整的享受自由。「雖然憲法條文規定的內容是非常有先進性的,但是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多自由和權利得到了一定的限制,比如說媒體的自由,言論的自由等等」。其實知識分子對社會是進步,是主要的決定性的作用,可是搞不清楚在中國象「文革」這樣的事件,為什麼知識分子也無法抵制,也無可奈何。甚至也被捲入,而且首當其沖。難道真的是「百無一用是書生」? 假如我們不想歷史的悲劇重演;不想作戲台上的一具可憐的傀儡。給別人隨心所欲地推來推去,那麼,我們就別無選擇—-必須關心政治。這其實也就是關心自己。 只要知識分子能有勇氣去突破傳統的束縛,勇敢的走進群眾,站在第一錢上,改變根深蒂固的陳規陋習。中國一定會更加美好自由,實現民主也是指日可待! 中國的問題,很多人都認為是制度問題。有的說是歷史遺留的問題,也有的說是人口多的問題。如果有人說:「不一定僅僅是制度問題,而是人的問題,知識分子才是關鍵的因素」我一定舉雙手贊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國文老師疾呼 基測加考作文
台工研院美國招募人才 四百多位與會面談
升息氣氛籠罩  日本利率不動台灣可能跟進
更年期荷爾蒙治療引爭議 國健局研究本土療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