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

標籤:

【大紀元6月22日訊】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中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殉國的日子。 端午,本名為“端五”,又名“端陽”。晉代周處《風土記》:“仲夏端五,端始也。”

  端午節民間風俗有:吃粽子、插艾蒿和菖蒲,灑雄黃水,賽龍舟。

  端午競渡的文字記載始見於梁吳鈞《續齊諧記》:“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五月五日投汨羅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並命舟楫拯救之。”後來演變為吃粽子,再後來演變為競渡。時至今日,每逢端午,汨羅江畔要隆重舉行競渡儀式,粵桂鄂閩川浙等地也都有龍舟競渡盛會。

  粽子,古代又名角黍、簡粽。

  雄黃是礦物,成分是硫化砷,其中砷的含量占70%,可入藥,能解毒,顏色呈桔紅色。端午節,有的喜歡把雄黃水或雄黃酒灑在屋內外牆角處,以避蟲害,有的在小孩耳、鼻、頭額和面頰上塗上雄黃,以防毒蟲叮咬,驅散瘟疫毒氣。雄黃酒含砷,有毒,不可飲用。

  將艾蒿和菖蒲插於門上以避邪氣或泡酒飲用,據說,此酒具有延年益壽的功能。據現代科學分析,艾蒿和菖蒲都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艾蒿入藥,內服可止血,又可供灸法上用,灸燃燒所產生的煙能驅蚊蠅,菖蒲根莖可制成健胃劑,外用可治牙痛、齒齦出血。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克林頓促銷自傳 回首往日
吃粽子腸胃不適 先空腹一餐可緩解
粽子推陳出新 養生食材當紅
一婦女在南投溪頭偕兩子引汽車廢氣自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