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雯:《人民日報》點名許文龍

鄭雯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6月28日訊】崇尚老莊思想、充分授權部屬、喜歡釣魚的奇美實業前董事長許文龍,最近遭《人民日報》海外版點名,指出不歡迎他到中國大陸投資,因為他具有台獨思想。外界紛紛解讀為綠色台商既然不受歡迎,何不另闢其他投資地點。《人民日報》向來善於放煙幕彈,透明度不高,把這麼一家績優廠商排除,是否有什麼難言之隱?

本來,透過報紙可以得知發生什麼重大事件或新聞,可是中國大陸在統治穩定高於一切的原則下,從《人民日報》裡看不到中國的真實面貌。不管社會矛盾如何激烈,發生什麼抗爭暴動,媒體還是一味吹噓中國一片形勢大好。所以這次的點名綠色台商事件,是否又意謂著在顧左右而言其他?實質上想掩蓋的到底是啥?

讀者如果不太健忘的話,應該還記得不久之前中國打了一個噴嚏,全世界就跟著感冒的事件吧?那就是溫家寶宣布中國經濟過熱要降溫,結果全球股市就跟著震盪。從不向人民認錯的北京當局,總不能實話實說,表示本身的資源有限,生態環境持續惡化,實在無法承受太多的外商去投資,就不得不拿一些廠商來開刀。個人認為,許文龍遭點名批判,也許跟這個有點關係。

不管點名奇美這這家綠色台商的實質理由是什麼?倒是從中透露出共產黨的一些本質來。

一、中共是反傳統反文化的

奇美在眾多台商裡,最顯明的色彩其實不是因為挺綠,而是許文龍有濃厚的老莊思想,主張無為而治,一週只上一天班,充分授權,很多時間花在釣魚,自一九八八年起實施週休二日,也很早就實施員工分紅入股,並相信去激發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就有可能成功。

所以《人民日報》點名了他,豈不顯露出中國當局反傳統反文化反人性,那個令人思之不寒而慄的文化大革命就是個明證。

奇美的另一大特色是,許文龍對藝術與歷史的造詣頗佳。受日式多元教育的薰陶,初中時代培養了音樂、美術的嗜好,也學了拉小提琴的才藝;後來經營奇美公司,匠心獨運營造出充滿藝術氣息的企業文化。

位在台南仁德鄉的奇美博物館,其美術館蒐藏歐美的知名畫作、樂器、雕塑品、古文物,還包括樂器館、兵器館、自然史館等。奇美基金會遠赴倫敦、法國尋獵珍藏藝術品已聲名遠播,連英國前首相佘契爾夫人都知道台灣有奇美實業,而其典藏的世界級名小提琴,曾經出借過給台灣、大陸、歐美等國的知名小提琴家。

像這樣醉心藝術的企業家竟然受到北京當局排擠,可以看出中共的本質是什麼,此處不用再多言了。

二、中共不敢面對歷史的真象

《人民日報》批判許文龍,說他媚日。許文龍曾經對台灣史下過工夫研究,確實表示過台灣能有後來的發展基礎,應該要感謝日本人在統治台灣時代奠定的。

比較日本在大陸與台灣的所作所為,實在有天壤之別。對日抗戰期間,在大陸是一場兩千萬人以上傷亡的大浩劫;日本在太平洋戰爭失敗前,統治了台灣五十年,卻是在全心全力經營台灣。把台灣從醫療、衛生、治安惡劣的滿清時代,脫胎換骨成為「夜不閉戶」的世風良善社會。

舉個具體實例來說,在日本統治之下,台灣的國民所得增加了。二次大戰結束前,台灣的平均國民所得約為九十美元,日本為一百美元,而中國大陸則大概連三十美元都不到。所以許文龍認為,如果不是日本代替了清朝來建設台灣,台灣人的生活會更為惡劣。(見許文龍口述《台灣的歷史》,收錄在黃越宏著《觀念──許文龍和他的奇美王國》)

人民生活的好壞很能反映出施政者的優劣,中國有七成人口為農民,到現在仍然生活很困難。《中國農民調查》一書發現有許多農家生活之悽慘,令人咋舌,有的還全家用賣菜掙得的五元錢來過新年,遠不如剛解放的那幾年。

記得當年里根在競選總統連任時,曾經問了美國選民一句話:「你們現在的生活,是否比四年前過得更好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里根也壓倒性的獲得了連任成功,全美五十州就贏得了四十九州的選舉人票。

由《人民日報》批判許文龍媚日,其實更暴露出北京當局不敢面對歷史的真象:文化大革命雖已平反,對造成這場大災難的罪魁禍首毛澤東竟還歌詠不已;不敢面對六四事件,SARS英雄蔣彥永醫師寫了封要求給六四正名的公開信卻遭監禁;服膺「真善忍」真理的法輪功修煉者,遭到史無前例的惡毒摧殘迫害,許多民眾不知道殘酷鎮壓的真象,不知道一九九二年至九九年法輪功在中國大陸洪傳的盛況,更不知後來洪傳全世界的華夏之光……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北京政府高唱「以人為本」,碰上一位注重人性化管理的企業家卻扭起勁來了,奇美被列上不受歡迎的名單,也許藉此可以來省思一下,難道中國大陸真的是投資的天堂?對中國大陸真實面貌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企業家們奉公守法,兢兢業業幹活固然重要,可是碰上了不按理出牌的政權,真是徒呼奈何,一點保障都沒有。其實早在綠色台商風波前,多起台商遇害或受迫害新聞屢有所聞,可是現在的人好像不是事到臨頭,都有點事不關己似的。

這一陣子《人民日報》點名台商事件,凸顯了政治力都可以干預企業經營,那麼,未來還有什麼不可能做得出來呢?台商們,真該醒醒吧!別只顧埋頭賺錢,企業都在講「永續經營」,投資中國大陸能否提供永續經營的環境?好好想想吧。

《道德經》嘗言:「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中國經濟繁榮的假象,內在潛藏著什麼巨大的危機?章家敦《中國即將崩潰》、鄭義《中國之毀滅》、何清漣《中國現代化的陷阱》、草庵居士經濟論壇等,都有精闢析論,大紀元網「紀元評論」也常有其他作者這方面的論述好評,就看那些「利」字當頭的企業家能否靜下心來聽聽這些逆耳忠言。李登輝先生當台灣總統期間,曾經主張對大陸投資要「戒急用忍」,他畢竟是了解共產黨的。

曾經在中國大陸投資有慘痛失敗經驗者,若能錢財散盡獲得寶貴的教訓,也總算有一得吧。那些被迫不能在大陸投資者,只要企業的本質優良,何處不能再創佳績呢?並且當中國大陸令人「毛骨悚然」的經濟實象漸漸曝光,提早抽身撤離的企業到時候恐怕要慶幸,不免要歡呼一聲:「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大紀元首發)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鄭雯:香港的法治精神哪裏去了
鄭雯:比美軍虐囚更觸目驚心
鄭雯:起訴江澤民 芝加哥見聞
鄭雯:中國經濟成長的代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