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銀行騙貸74億人民幣弊案 冰山一角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6月28日訊】(中央社台北二十八日電)針對中國國家審訊署日前公布的佛山民企騙貸七十四億元弊案,北京金融專家指出,這只是審計署審計出來的問題,事實上,該案在中國大陸國有銀行違規放貸的過程中,只是冰山一角。

香港大公報報導,國家審計署日前公布的審計報告,披露了廣東省佛山市民營企業主馮明昌利用其控制的十三家關聯企業,編造虛假財務報表,與銀行內部人員串通,累計從工行佛山市南海支行取得貸款七十四億兩千一百萬元人民幣。這些違法貸款大量轉入個人儲蓄賬戶或直接提現,有些甚至通過非法渠道匯出境外。經初步核查,銀行貸款損失已超過十億元。審計發現後,監察部等正在深入調查。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王松奇指出,佛山民企騙貸案在中國大陸銀行違規操作的案件中司空見慣。目前大陸全國各地都有類似的問題存在,其主要形式為銀行和企業內外勾結,由熟知放貸運作程序的銀行人士告知企業如何變造文件,雙方裡應外合把錢套出,當事銀行人士向企業收取「中介費」。

根據王松奇的調查,這類「中介費」的費率在地區間存在一定差異,一般而言,資金充裕地區,如廣東、上海、浙江、江蘇等地,費率比較低;而在資金緊張地區,該費率可達貸款額的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最高可以達到百分之十。

他表示,對於四大國有商銀來說,錢是國家的錢,最後還不還就無所謂了,而當事企業和銀行個人卻可以得到相當大的實惠。他進一步說,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中,有很大比例是由這部分違規操作造成的。據估計,這個比例可以達到驚人的百分之六至百分之七,個別地方可能會更多。

在類似佛山民企的騙貸問題中,還有一類角色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就是「關說客」。在具體業務運作的時候,一旦在某些方面受到銀行制度的制約,就會出現大量的說客,為阻礙貸款放出的部門負責人施加壓力,甚至經常出現有高級領導打電話、遞條子的事情發生。這樣一來,即使銀行內部有責任感的部門和人士會試圖防範這類事件的發生,但卻會因而背負上沉重的經濟包袱甚至政治包袱。每一個巨額窟窿背後,都有一段複雜曲折的關係。

如何解決這類問題的發生?王松奇認為,監控信息不充分、個人收入不透明是一個重要問題,如果大陸全國上下財產都透明化,監控起來就會比較簡單。

他指出,從根本上看,問題的焦點還是要集中於國有商業銀行產權改造的不徹底。中國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造的最大問題,是解決不了一股獨大。即使是建行、中行為上市而進行的改制,也沒有令國有股獨大的股權結構發生實質改變,這就令銀行內部無法形成有效的監督和制約機制,也沒有誰真正為國有資產負責。(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奢侈品市場兩極化 Gucci欲重塑品牌挽頹勢
美四口之家掙多少夠活 紐約加州並非最貴
英偉達登頂「全球股王」 黃仁勳訪台掀熱潮
納斯達克加強審查中港企業IPO 防暴漲暴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