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荏苒 天安門精神不再﹖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6月3日報導】(據民視報導)十五年前的6月4日,一群以北京大學學生為首的年輕人在天安門廣場爭取民主而遭到血腥鎮壓。不過經過了時間的沖刷,新一代的中國青年又如何看待這起當年震驚國際的人權悲劇呢?

1989年北京大學歷史系學生王丹在政治風暴的發源地北大拿著擴音器號召學生走上街頭。十五年後的今天,重新造訪王丹當年的宿舍房間,住的是一位21歲的歷史系學生。十五年前,他只有6歲。當年的學生街頭怒吼,露宿廣場,撼動中南海派出軍隊坦克鎮壓的歷史事件,他可能沒聽說,可能忘記了,也可能不想談。

這些經歷中國經濟快速成長的年輕一代所關心的事物顯然已經與上一代有所不同,六四傷痛對他們而言只是逐漸被淡忘的歷史事件,長久以來以學運龍頭自居的北大學生在上下一心搞經濟的氣氛下也轉進網路世界,在線上辯論起了環保生態、貧富差距這些社會問題。這一代的北大人和學長們的滿腔熱血,憂國憂民比起來或許未必缺乏理想,但倒是實際多了。(民視新聞查修傑編譯)

相關新聞
美眾院提案 譴責天安門事件
美議員:六四悲劇驅動中國改革
歐盟擬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 達賴感憂心
劉念春﹕天安門廣場屠殺真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