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亞出口減緩 亞洲貨幣因而走貶

標籤:

【大紀元6月4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五日綜合報導)亞洲貨幣包括新台幣、新元、泰銖及印尼盾等,本週挫貶,主要是中國大陸採取經濟降溫措施,一般認為,可能波及大陸市場對亞洲出口需求疑慮,另外,高油價衝恐擊經濟成長也是另一項因素。

新加坡瑞穗實業銀行外匯交易經理MasashiMatsuzawa指出,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減緩,對所有亞洲貨幣而言是負面消息。

中國大陸銀行主管機關週四呼籲銀行恪遵政府嚴控放款規定,這也是北京政府四天來第三度呼籲銀行嚴格把關放款,並暗示如果冷卻經濟措施未能奏效,可能在短期內調高利率。

新元兌美元本週挫貶0.5%,報1.7114新元兌1美元。新台幣兌美元本週貶值0.4%,報33.582元新台幣兌1美元。泰銖兌美元本週則貶0.2%,報40.72泰銖兌1美元,印尼盾則從上週五的9285,貶至9450印尼盾兌1美元。

除了受到中國大陸宏觀調控經濟的影響之外,亞洲貨幣本週也受到國際油價在週二創下收盤新高的影響,走貶。

國際油價在週二創收盤新高迄今,因石油輸出國家組織 (OPEC)宣佈增產,提振美國庫存,舒緩燃油供應疑慮,總計回跌9.1%。

泰國、新加坡及菲律賓等國官員曾表示,高油價將拖累經濟成長。其中,菲律賓幾乎全部仰賴原油進口。

美國第三大券商高盛(Goldman Sachs GroupInc.)及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Credit Suisse FirstBoston)昨天異口同聲表示,中國大陸可能在今年7月調高利率,以控制通膨。

中國大陸首季經濟成長修正後為9.8%,創下7年來最大增幅,有經濟過熱之虞,北京政府試圖祭出經濟降溫措施,希望今年經濟成長減緩至7%。

新加坡市場策略分析師Simon Flint指出,過去幾天,在金融市場最重要的就是油價和中國大陸經濟,對部分亞洲貨幣造成不利影響。市場投資人憂心高油價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衝擊程度。

Flint表示,假如美國聯準會在6月30日召開的公開市場操作會議後,宣佈調高利率一碼,中國大陸也可能升息一碼。Flint指出,未來幾個月國際油價可能回檔的消息有助提振市場投資人的信心,支撐亞洲貨幣。

根據彭博調查,62位受訪者預估未來幾個月油價會走跌。

相關新聞
德國新當選總統  柯勒藉助IMF一躍成名
津逮捕二十名企業領導人
油價高漲及伊拉克情勢衝擊美元走低
IMF:美國經濟成長為削減赤字帶來契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