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根促進了亞洲民主和經濟自由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6月9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莉雅報導) 剛剛過世的美國前總統裡根因為促進亞洲地區的經濟自由和民主化而受到亞太地區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讚揚和懷念。 談到裡根總統在外交上取得的成就,人們一般會聯想到他對冷戰結束做出的貢獻,促使前蘇聯以及中美洲國家擺脫共產主義的威脅。但是很多觀察人士也認為,裡根總統也促進了亞洲地區的經濟自由化和民主發展。

*韓國菲律賓台灣民主化*

陳一新教授是台灣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的所長。他說:“菲律賓總統是在1985年被人民的力量所推翻,當時美國政府也支持菲律賓的人民。台灣的民主也在1986年展開。過了幾年,韓國也出現了民主化的浪潮,總統選舉的時候,他們開始以更民主的方佗總統。當時還有巴基斯坦、緬甸都走向了民主的道路。當然有些國家的民主不是那麼成功,象巴基斯坦和緬甸曾經倒退,但是南韓、菲律賓、台灣的民主都獲得相當大的進展,這一點呢,裡根在任的時候對於亞洲的民主化有很大的幫助。”

*緩和東北亞緊張局勢*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鄭端耀說,裡根執政期間所採取的一些政策也促進了東北亞局勢的緩和。

鄭端耀說:“無論是日本或者是韓國,裡根八年期間,整個地區的形勢發展大致呈現穩定,由於美國支持日本,同時在他第一任的

時候對蘇聯進行了所謂的對抗,強化日本,在東北亞地區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在南韓方面,美國也給予支持。但到了第二任,由於他和戈爾巴契夫的關係逐步走向融合、化解,形成美國和蘇聯到後來一個和解的狀態,也使得東北亞的緊張局勢緩和了許多。”

*務實外交 美中關係平順*

他說,雖然裡根總統帶有很強的意識形態色彩,但是在外交上,他又是務實的。

鄭端耀說:“你看,跟中國大陸,他雖然在選舉的時候,有一些言辭讓中國大陸感到不放心,但是上任以後,他還是本著相當務實的作風,尤其是他在任期間,對蘇聯有些不同的看法,比如說打中國牌,拉攏中國,對蘇聯的力量進行節制。雖然他在意識形態上屬於比較保守的,而且原來還被歸類為是反共的人物,但是他跟中國大陸的關係在80年代期間還是維持得相當的平順,而且是在不斷的改進之中。”

*與台灣良好互動*

在台灣方面,雖然裡根在任期間與北京簽署了八一七公報,讓台灣感到遺憾,但是裡根同時也繼續給予台灣安全方面的支持,因此與台灣方面也維持了相當好的互動。

鄭端耀說,整體上來說,亞洲地區對裡根總統的政績以及他對亞太地區的作為基本上都是給予肯定,在今天對他當然也是相當的懷念。

*壓制國內保護主義*

華爾街日報的文章說,在經濟方面,裡根成功的擊敗了貿易保護主義者對日本發動的攻擊,抵制了對鋼鐵和其他外國產品徵收關稅的呼籲或是有貿易保護主義傾向的立法。在中國的問題上,這位冷戰鬥士很早就決定消除對北京實施的貿易障礙和制裁,從而為中國經濟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迫使亞洲開放市場改善經濟體制*

台灣淡江大學的陳一新教授認為,裡根出於國內的壓力,迫使亞洲地區打開市場,從而在客觀上促使這些地區的經濟逐步走向自由化。

陳一新說:“在經濟自由化方面,當時裡根政府因為雙向赤字增加,所以很多亞洲國家的優惠政策被取消了,要求他們打開市場,對他們進行談判。象台灣,當時跟美國進行了很多研究,談判。台灣在壓力之下,進行了很多改革,雖然談判短期內對台灣或是其他亞洲國家都有一些壓力,同時也造成了一些損失。但是長期來講,因為它改善了經濟體制,市場的結構,使它更能夠面對經貿上的挑戰。所以這方面裡根也是有相當大的幫助。”

*領導人盛讚懷念*

在裡根總統去世之後,亞洲地區的領導人都對裡根總統做出了高度的評價。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說,在他看來,裡根是二戰以來最偉大的美國總統。菲律賓總統阿羅約說,他是世界穩定的一支高聳的支柱。新加坡副總理陳慶炎把裡根稱作是一個恢復了美國人對美國、美國價值和理想的信念的偉大總統。台灣總統陳水扁和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都把裡根稱作是他們最好的朋友。

一些評論人士說,雖然裡根總統在第三世界並不被普遍愛戴或是理解,但是他的領導所帶來的影響至今尤在。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裡根家人對世界哀情深表感動
裡根靈柩已由殯儀館送往總統圖書館供人瞻仰
裡根與美中台關係
美金融市場週五第二次為裡根休市一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