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海灣國家討論自由貿易關係

標籤:

【大紀元7月6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木風報導)中國與海灣國家正在進行談判,討論建立雙邊自由貿易關係。這是中國在與美國和歐盟等國家和地區遇到越來越的貿易糾紛的背景下,積極拓展其它國際貿易空間的最新行動。

*促進發展雙方全面貿易關係*

一個由科威特駐華大使率領的中東代表團目前正在訪問北京,與中國方面就建立雙邊合作關係進行磋商。

海灣合作委員會有六個國家,分別是阿聯酋、科威特、巴林、阿曼、卡塔爾和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駐華大使費薩爾﹒拉希德﹒蓋斯說:“這是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訪問,訪問肯定會全面促進雙邊的貿易和經濟關係。”

他表示,在這次訪問期間,海灣合作委員會將會與中國簽署一項全面經貿合作的框架協定,隨後將開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自由貿易協定將包括削減關稅、簡化物流、雙方投資便捷化等方面。

*北京積極拓展國際貿易空間*

觀察人士認為,中國同海灣合作委員會的談判是北京拓展國際貿易空間最新的重要舉動。如果這個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能夠達成,這將是中國同地區性集團達成的第二個重要協定。第一個是東南亞國家聯盟。中國與東盟在去年簽署了框架性自由貿易協定。目前中國還在同新西蘭、澳大利亞、智利和南非進行有關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

在中國不斷尋求新的自由貿易夥伴的同時,中國在美國和歐盟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貿易關係正在遇到越來越多的麻煩。美國從去年以來通過恢復進口配額、反傾銷等手段對中國商品進口進行限制,而且範圍在不斷擴大,從紡織品、家具到彩電和其它家用電器等。

中國公司在歐盟地區遭遇的反傾銷訴訟和懲罰也有日益增多的勢頭。這些世界最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都一直拒絕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給中國的貿易發展前景蒙上了陰影。

*著眼點穩定中國能源供應*

法新社指出,中國尋求與海灣國家建立自由貿易關係,著眼點是穩定中國的能源供應。海灣合作委員會六國的石油產量佔全世界石油產量的百分之二十,它們的石油藏量佔全球藏量的百分之四十五。

中國的能源需求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而迅速增加。去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耗國。在全球能源爭奪日益激烈的情況下,中國如果能夠與海灣國家達成自由貿易協定,顯然對於中國的戰略石油供應具有重大意義。

科威特駐華大使蓋斯在北京說:“我們準備滿足中國的能源需求。”蓋斯認為,海灣國家和中國都看到了彼此的重要性,談判正在良好地進行。

中國與海灣合作委員會成員國去年的雙邊貿易額為一百七十億美元,比前一年增長百分之四十六。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南韓上半年貿易順差一百五十五億美元
中國謹慎調整能源產品出口政策
到大陸投資前一定要了解投資環境
挖到寶樑柱藏「龍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