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台軍售問題 美中學者各自反映國家立場

【大紀元7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文集華盛頓7日專電)中國外交學院副院長秦亞青今天在華府一場研討會上指出,美國對台軍售助長台灣獨立傾向;美國學者史文則表示,軍售台灣是為了維持台海軍事平衡,讓台灣免於遭到脅迫。

以促進亞太區域、特別是美日之間互相了解為宗旨的「(竹世)川和平基金會(Sasakawa PeaceFoundation USA)」今天在華府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舉辦研討會,中國外交學院副院長秦亞青就中國安全策略問題發表演講,表示中國在安全方面的新概念是,讓鄰邦覺得不安全的策略不能使自己獲得國家安全;中國正透過加入國際組織、參與國際合作及經濟交流等方汛入國際社會,以達到維護主權、區域穩定等國家安全目標。

秦亞青表示,台灣問題是可能破壞中國安全策略的最大變數,他希望兩岸問題最終可以和平解決,他也認為,除非台灣明白宣告獨立,否則應不至於發生武力衝突的最壞情況。不過他也表示,美國對台灣軍售增強台灣軍力,會使台灣走向獨立的意圖更為強化,反而容易引發迫使中國動武的情況。

美國智庫卡內基基金會資深研究員史文(MichaelSwaine)則表示,美國的立場是希望能夠確保台灣不會遭到武力脅迫。在中國軍力加強時,為維持兩岸軍力平衡,美國協助台灣強化軍力是合乎邏輯的作法。

但史文也表示,美國正當道的新保守主義者目前最關心的議題不是台灣,也不是中國,而是伊拉克問題;在伊拉克問題上美國需要中國的幫忙,因此不希望台灣在這個節骨眼製造麻煩。

對於台灣軍購項目問題,史文指出,他認為台灣購買潛艦可能不是個好主意,因為潛艦投資太大,會排擠到其他軍事投資,且潛艦取得的時程太慢,在十到十五年之後才派得上用場,緩不濟急。

他表示,台灣可作其他更有效用的國防投資,例如採購反潛機等軍備來達到類似潛艦的反制潛艦功能,不但價格較低,且可較快取得,及早填補台灣的戰力空隙。

相關新聞
中國尚未決定參加裡根喪禮人員
瑞士指拉艦弊案司法協助三要件必須尊重
拉法葉弊案台瑞司法協助最快年底才能展開
王金平:軍購預算過不過 視考察結果而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