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隨筆:生財有道之熱門行當

標籤:

【大紀元8月11日訊】(BBC中文网記者蘇平8月10日報導)傳統上,很多海外華人都以開店為業。洗衣店、雜貨店開煩了,外賣店、中餐館飽和了,新的靈感從何而來呢?

英國的商業街隨著社會的變遷而變遷,隨著技術的演變而演變,昔日輝煌的一些買賣今天可能無法再生存下去,一些新興行當卻日漸成為生財有道之大熱門。

一曲英語儿歌中唱道,英國的商業街是一個開著”肉鋪、面包店和蜡燭店(賣各种小工藝品和禮品的商店)”的地方。英國黃頁對過去10年間注冊公司的變化趨勢作了一項規模浩大的調查研究,發現許多傳統的買賣成了昨日黃花,一些新興行當正在成為主流。

研究報告說,發展最快的行當之中,前三名分別是芳香療法、整形手術和節食減肥;消亡最快的前三名則都是傳統行當:菜店、肉鋪和五金店。天平的兩邊,增減速度之快同樣有如翻滾過山車一般讓人”眼暈”:芳香療法+5200%,整形手術+1780%,節食減肥+1445%;另一邊,菜店-59%,肉鋪-40%,五金店-34%。

自我感覺

黃頁是英國最綜合、最權威的商業名錄。如同牛津英語字典中收錄的新詞代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一樣。黃頁中在冊商家的變化也反映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走向和文化的變异。

繼續研讀黃頁的報告。過去10年間發展最快的前10個行業,除了上面提到的三項之外,還包括化妝服務、腳底按摩、亞歷山大療法、家教、移動電話、回收利用以及桑拿/日光浴。

細心的讀者不知是否注意到,這10個行當中,7個都与個人形象和身心健康有關。仿佛當今英國,只要商家能在某個方面或是某种程度上幫助顧客提高”自我感覺良好”的感覺,就能賺錢、能發展。

過去10年間,英國人收入不斷增加,新技術接連問世,給商業街提供了新机會,同時也斷了很多傳統手工勞動者的財源。修水管的、修地毯的、修家具的、做衣服的、烤面包的越來越少,修腳、修頭、修理形象的越來越多。

在人們對生活必需品的要求得到滿足、口袋里有了多余的錢之后,自然而然底就會有更多的選擇,其中包括追求自我完美的選擇。不管是化妝還是整形,順應了這個要求,也就有了發展的基礎。

其實,就連前10名中的第9名”回收再利用”,也反映著人們在更深一個層面上追求自我感覺良好的潮流。唯一不好理解的是,既然想減肥的人這么多,為什么賣水果、賣蔬菜的越來越少?

借東風

在新入黃頁的行當之中,發展速度最快的包括指壓療法、營養家、健身器械、瑜珈、農場產品店、健康中心和形象顧問。這也順應了現代人注重形象完美、注重自我感覺之潮流。

各种所謂的”補充療法”迅速發展,其實也反映著另外一個社會現象。過去,人們早上可以和送牛奶的人互問早安,上午或許能和送信的郵遞員聊聊天气,下午說不定還能和鄰居喝杯茶,中間去逛逛小商店,店家都是多年交往的熟人,也能互相問候問候。

現在人人都忙,誰和誰都說不上几句話。在超市買菜,后面排隊的人一大堆,和收款員沒法聊,也沒得可聊。就連住了几年的鄰居可能還是陌生人。

補充療法、健身場所也許不能取代傳統的醫生和朋友,但至少能給人提供一個交往的場所和傾訴的机會。有了語言上的交流、身體上的接触,孤獨感就能減少几分;傾訴一番,心情也能輕松不少。

近年來,在英國各地,中藥店、針灸店也如雨后春筍般迅速增加,這与黃頁調查的走向相輔相成,說明很多中國朋友已經充分借到了英國這股”改良自我感覺”之東風。

女人的錢

店家間其實早就知道女人的錢最好賺。黃頁的調查不僅印證了這一點,還說明現在女人是一個更加不能忽視的消費群體。

女權運動搞了這么多年,就連羅馬教皇現在都說要更尊重職業婦女了。有了獨立的收入,誰能阻擋得住天性就愛花錢的女人?

再說了,現代觀念鼓勵婦女充分實現自身价值,鼓勵婦女追求家庭、事業之兩全。仿佛,我們可以在馳騁辦公室的同時,白天還有時間在廚房陪著孩子烤蛋糕,周末還能在客廳里應酬客人,晚上下完廚房之后還能打扮成性感女神。

要求如此之高,不難理解,為什么今天的女人大把大把的鈔票花在美容院。仿佛用錢可以幫助買來完美和幸福。

放下抱怨不談,我倒是非常喜歡黃頁的調查結果。因為首先,它讓我覺得,現在人仿佛沒有什么太大的煩惱,不用再為生活最基本的要求而奔波,該是幸事。更重要的,再偶爾出格的消費一把、花錢買些享受,也有了更加充分的理由和借口。

因為,我不過是在順應社會發展的主流而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松田聖子 濱崎步削翻天
小彈珠日記(二十)— —生財有道的欣怡
美內華達州沙漠冒出神祕金屬柱子 警方費解
人死時大腦會發生什麼事? 醫生這麼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