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國:中國媒體試點「經營改革」乃遮羞布也

張偉國

標籤:

【大紀元8月13日訊】外界對中國開放新聞媒體一直抱有莫大的期望,尤其是在中國加入WTO以後,媒體市場與國際接軌的呼聲日益高漲;今年以來焦國標討伐中宣部的檄文、盧躍剛致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的萬言書,也凸現原有的控制新聞媒體的機制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時候了。

然而新聞出版總署官員日前公開言論,實在耐人尋味,他說:中央確定改革試點的8家報紙進行的合作改制,都僅是在經營領域裏,”無論怎麽改,党管媒體不能變,党管幹部不能變,党管導向不能變,党管資産不能變”。

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稽偉來電問了四個問題: 1、如果党管媒體不能變的話,怎樣進行改革呢?是否除了經營方面,內容、人事等任何其他方面就不能改革呢?2、但在党管資産不能變的前提下,經營領域裏的合作改制是否能成功進行呢?3、党管資産不能變的做法,是否有一個誰是經營改革受惠者的問題呢?說白了,會不會導致以後党的幹部貪污更方便呢?4、在您看來,在党管媒體不能變的方針下進行改革試點,有什麽意義呢?爲什麽要改呢?

我認爲,前面三個問題的答案已經在她的問題中了,實際上,這可以看作是中共因新聞傳媒市場改革面對國內外日益加劇的壓力所作的一個回應。從積極的方面看,他是在爲將來與國際接軌作經營上的鋪墊,中共的報紙過去都是”黨報”,並採用一元化的方法管理,一切度被管起來了,一切也都被“包”下來了,輿論一律的同時,政府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背負著巨大的財政補貼包袱。自經濟開放改革以來,中共就試圖在維持原有黨報性質的同時,放鬆媒體的經營權,鼓勵其自負盈虧以幫助政府是卸去經濟上包袱,小報養大報、報刊娛樂化、報業集團、乃至媒體以多種經營尋找自救之路……,除了有市場經濟的大環境因素,也與中共卸包袱的背景有直接的關係,新聞出版總署官員的最新言論,也還是這一思路的慣性。

然而,媒體引入外資(媒體自身以外的國內外資金)及其經營方式的改變,絕不可能是孤立的,各種資本抓住各種機會、以各種方式追求其最大利益,乃是其本性使然,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以中共信奉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來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即便在原有的”經濟基礎”上,過去有劉賓雁、胡績偉、欽本立,如今仍再三湧現焦國標、盧躍剛,將來這個基礎變動以後,其帶來的巨大影響和後果,定然會超出我們現在的想象。這一點,相信目前主管意識形態的中共官員已經心知肚明,然而許多事情在中共的政治機制裏是只能做不能說的,新聞總署官員的最新言論,當屬於在交代中共現行新聞出版政策的底限——明文規定。

就像BBC記者所提的問題,答案已經一目了然,焦國標、盧躍剛代表的民意及其文明進步的潮流,也是再清楚不過得了,但是現任當權者似無意進行一場觸動根本政治體制的改革,或者主事者尚未足夠的權力,或者沈溺于現行體制的陷阱中無法自拔,依然亦步亦趨“摸著石頭過河”。在朝市場化趨勢發展的大環境下,經營改革自然是風險最小的,況且過去二十多年來在這方面也累積了豐富的經驗,也許讓原來的”事業單位”體制,正式改變爲准”企業單位”的體制,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有助於避免”南都案”那樣的悲劇再度重演。

然而新聞總署官員的言論也透露了相當消極的資訊:一則是中共控制新聞輿論的本質是不容許有絲毫改變的,也就是”萬變不離其宗”;二則是明確重申党管資産的觀念,這是六四後太子党貢獻的主張,基於臺灣政黨輪替的教訓,作爲特權階層的既得利益集團,對媒體資産的控制已然成爲其重要命脈,被視爲“百年之後”賴以東山再起的續命丸。他的其他權力和利益釋放出去以後,這也可能會成爲他最後堅守的底限。

這就進一步證實了我過去的一種判斷:中國新聞媒體的資産所有權,表面上是屬於執政黨的黨産,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國有資産”,由於它的行使和處置一直掌握在少數特權寡頭手裏,類似其他國有資産被侵吞,經過某種形式的“轉手”之後,它會先變成主管媒體的黨政領導人或他的親信們的個人(少數幾個特權集團成員)的私産, 也只有到那一刻,才會真正與外資合作,才可能真正開放媒體市場——其實那個時候中國大陸的媒體市場已經被幾大特權寡頭控制的媒體集團瓜分、壟斷。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新聞改革過程,實際上也是一個媒體資産變國有或党有爲特權寡頭所私有的過程。新聞總署官員的最新言論,只是爲這個過程蓋上了一塊遮羞布而已。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張偉國:洪哲胜主編的《民主論壇》和中國民運相得益彰
張耀杰:《議報》與我
【專欄】張偉國:從天安門自焚到南非槍擊案
張偉國:盧躍剛使“蔣彥永模式”效應持續放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