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國:洪哲胜主編的《民主論壇》和中國民運相得益彰

——恭賀《民主論壇》六周年

張偉國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7月7日訊】台灣總統選舉,在海內、外華人社區引發的反響此起彼伏,大有一石激起千層浪之勢。這除了台灣的民主政治建設在華人社會本身是一個新生事物,以及現實政治錯綜复雜的原因外,還有一個非常值得檢討得地方是:在兩岸交鋒中,台灣雖然有充沛的道義資源,卻未加善用,套用大陸的術語就是沒有將這些資源“用足”、“用活”,致使在輿論方面時常處于下風。与此相反,依靠制造和控制輿論起家的中共,長期以來積累的相當丰富的“統”經驗,近年來又依托經濟的發展,在分化海外僑團和拉攏各式媒體上使出了渾身的解數,表現越來越猖狂;加之台灣實行了政党輪替,受制于內部矛盾和偏安一隅的局限,以“井水不犯河水”的心態,對于前任政府多年營建的海外基礎,新任政府非但沒有能夠全面繼承,相反以戰略調整、收縮的名義給人造成了“卸包袱”的印象,將原本屬于或有利于自己的資源拱手讓出,……這在客觀上就形成了親痛仇快的此消彼長。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由亞洲民主基金會主辦、洪哲胜先生主編的《民主論壇》(http://asiademo.org/gb/index.htm),就算得上是遠見卓識,功勛卓著了。在有限資源的情況下,《民主論壇》逐漸發展成為中國民主運動重要的輿論陣地和觀察中國民運的風向標。除了切磋民主自由的理論,探討人權法治案例,交流組党的經驗教訓,研究時局的變幻……,6年來,《民主論壇》已經“云集”了一批海內、外中國民運人士,而且這支“作者”隊伍還在不斷壯大;《民主論壇》自身也得益于他們的積極參与,越辦越好。

尤其值得重視的是,中國大陸民運人士和知識分子,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自覺的借重《民主論壇》,發表重要政見。這在客觀上使得《民主論壇》在中國的民主憲政建設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舉足輕重。過去6年,也可以說是《民主論壇》与中國民運心心相印、攜手并進、相得益彰的6年。

本人受21世紀中國基金會委托自從2001年8月8日主持《議報》(http://www.chinaeweekly.com/)編務以來,一直受到洪先生和《民主論壇》的幫助和支持,有許多作者和文稿都來自《民主論壇》的推荐。在這里我也要向洪哲胜和《民主論壇》表示特別的感謝!据我們的作者和讀者以及國內知識分子的反映,《民主論壇》所辦的《民主通訊》郵發電子讀物(日刊),有效突破了中共的防火牆,已經成為他們獲取外界信息的重要來源之一。這也在相當程度上拓展了《民主論壇》和其他宣言民主自由人權的媒體在中國大陸网友中的影響,真乃可喜可賀。

如果說有什么期待的話:《民主論壇》的發展与幫助兩岸三地的民運同道溝通、交流的需求相比較,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与中國民運發展的期待相比,《民主論壇》還需要發揮更大的功效;尤其是面對中共極權專制政府在海外全面滲透式的統戰,《民主論壇》尚需要在迎接巨大的挑戰中更上一層樓。

回到本文開頭的話題,《民主論壇》6年來的成功經驗,應該可以給成為台灣現政府在兩岸三地關系的決策方面提供啟示:海外的僑團和輿論陣地是要一寸一寸去爭取的,与中共強權抗爭的基礎是要持之以恒去累積的,尤其是台灣處于十分艱難的現實國際環境之中,由于地緣政治和歷史文化的聯系,与海峽對岸的關系是不容回避的,不管台灣是想要統一,還是要獨立(抑或維持現狀),積極促進大陸的民主化轉型就是最有效的和平保障,這方面是不進則退,必須發揚《民主論壇》的進取精神,腳踏實地,“寸土必爭”!

〔轉載自《議報》2004.7.5;http://chinaeweekly.com/〕(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張偉國:楊建利的「上訴書」
張偉國:知識份子的歧途與中國人權的困境
章天亮:慈悲與懲罰
【人物真相】楊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犧牲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