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王敬之:烏龍陣中顯真龍

王敬之

標籤:

【大紀元8月2日訊】民主黨全國大會落幕,從此凱瑞和愛德華以正式的正副總統候選人身份演出了,這自是大新聞足以熱鬧一番。但從教育意義和啟發意義來講,我覺得總還不及前些日子凱瑞選定搭擋時美國新聞界出現的那個大烏龍,那真很有趣,而且有不斷的回味。

類似的大烏龍在半個多世紀以前也出現過。當時是杜魯門與共和黨的杜威角逐總統,杜威聲勢浩大,杜魯門相形見拙,被形容為“孤獨的狼”,開票之前一般人無不看好杜威,杜魯門似乎大勢已去,〈芝加哥每日論壇報〉沉不住氣,搶前一步刊登“杜威勝選”的頭條新聞,在全國報界奪得先鞭。它確曾風光一時,這條選定新總統的獨家大消息引起轟動,但開票結果,鹿死杜魯門之手,慘的是〈芝加哥每日論壇報〉,它不是八卦小報,乃是卓有地位的第一流大報,這烏龍使其顏面掃地,尤其慘的是杜魯門並不扳起臉跟它算賬,卻在獲選後的慶功大會上,站在麥克風前,滿臉堆笑,雙手舉起這張報紙朝向觀眾,在歡騰的氣氛中添加絕好的作料,不需再著一字,即已盡得風流。這個話柄一直流傳至今。

還未滿六十年,風水已經輪流轉了,有新的大烏龍來充話柄了。這個大烏龍是〈紐約郵報〉擺的。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凱瑞,對於競選搭擋精挑細撿,久久未定,在最後選定愛德華為其副總統候選人之前,愛德華雖亦上竄下跳活動頻繁,但呼聲並非最高,倒是民主黨黨魁蓋普哈特屈就副車之說甚囂塵上。拖到凱瑞許諾要在那個星期二宣佈副手人選,塵埃必須落定了。引頸以待的人們,星期二的一大早翻開〈紐約郵報〉,赫然頭版頭條的通欄大字標題:“凱瑞確定了: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是蓋普哈特”。可是過了幾個小時,凱瑞在正式宣佈時揚聲大呼:“依靠你們(選民)的力量,下屆的副總統將是愛德華!”〈紐約郵報〉領先的大消息頓即成為頂尖的大話柄,總編輯立即發表聲明為這條不實新聞承擔責任。儘管他引咎自責了,今後很長時期這個烏龍還是人們的話柄。

愛德華之脫穎而出,有其值得注意之點。這位五十一歲的副座,出身寒微,是貧苦的紡織工人之子,全靠刻苦勤讀,學成律師,以其辯才無二,屢屢勝訴,打贏過最高賠償額的官司。但其從政經驗不豐,所以在爭奪民主黨的總統提名時,儘管他展現了鋒芒,人家(包括凱瑞在內)對他的攻擊都以他缺乏經驗為其軟肋。他之所以俯首屈居下位,蓋不得以也。

凱瑞與他聯手,將來在選票上大有好處。愛德華在角逐民主黨總統提名時,曾與凱瑞在三十三個州內對壘,在一個州他還勝過凱瑞,在其它二十一個州他皆名列第二。更重要的在于,他是北卡州選出的參議員,該州係共和黨的老巢,前此六次的總統大選該州選票皆為共和黨所得。這次由於艾華滋與凱瑞聯手,雖然不能必保該州選票不落到共和黨,至少布殊在佈署競選戰略時不能把該州列為十拿九穩,必須將人力物力和注意力分注于此了。

凱瑞此次挑選搭擋非常保密,真的是事必躬親,連其親密助理也莫明其袖裡乾坤,外界滿天風雨的猜測紛紜,他仍隻字不露。甚至連愛德華本人,也是直到星期二清晨纔接獲凱瑞電話敲定的;這就是為什麼當天上午凱瑞在匹茨堡大會上宣佈副手時愛德華來不及趕至其側,直到下午纔闔第光臨。

凱瑞緣何如此保密呢?這跟“黨和國家最高機密”風馬牛不相干,也同競選策略沒甚關係,據說全屬於凱瑞個人的切膚之痛。在二零零零年大選時,戈爾的副職人選內本來也有凱瑞,而且一度呼聲頗高,給凱瑞以“捨我其誰”的感覺,後來忽然一下子彩球落在利伯曼身上,凱瑞當然灰溜溜。凱瑞現在引此以為訓,力圖避免使別人受到這種無謂的失落,所以堅決在遴選過程中守口如瓶滴水不露。果如此說,則凱瑞之“將心比心”“以己度人”,有足多者矣。能有這種品格者,無論處於何時何地,都應該是無往不利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專欄】王敬之:民主與專政的概念誤區
【專欄】王敬之:現代無不義之戰
【專欄】王敬之:贏了戰爭,輸了誠信
【專欄】王敬之:贏了戰爭,輸了誠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