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王敬之:現代無不義之戰

王敬之

標籤:

【大紀元6月6日訊】美英兩國出兵伊拉克引起舉世非議,世界各地包括美國本土皆有持續不斷而聲勢浩大的抗議示威。各中文媒體也大都傾向于反對,背景不盡相同的中文媒體幾乎都使用了同一個舉世獨有的批判之詞--美英征討伊拉克不是義戰。這個用詞的級別比洋佬的檔次高多了,洋人只會膠柱于“侵犯主權”“干涉內政”“犧牲無辜”等等實際的層面,涉及戰爭之義與不義他們就一竅不通了。中文報刊揭櫫“義戰”,仿佛恰巧符合華文讀者的口味,讀者很容易入于目而會之于心。

推敲一下,此立意雖高,卻有些凌空出世、不著邊際。戰爭確有著義和不義之分,最經典的一句話“春秋無義戰”。春秋戰國時期,大大小小的戰爭成百上千,沒有一場屬於“義戰”,這固然有史為憑,更重要的是有道德作佐證。晚近百年以降,在道德發源地的中華故土上仁義標準之已不存,何來義戰之是與否?應該說,時至今日,無論中外,已經沒有不義之戰了。所有戰爭,全是義戰。

就拿上一次世界大戰為例吧。窮凶極惡的納粹、法西斯、軍國主義,哪一個承認自己進行的是不義之戰?“爭取生存空間”是何等的義正詞嚴?“大東亞同存共榮”又是何等慷慨激昂而且豪俠仗義?尤其這仗義的大和民族至今並不服罪認輸,還在年年由官府向那些進行聖戰的前輩致祭。那麼抵擋這些畜類的對方,應該能說是從事義戰了吧。聯軍接連幾個月狂轟濫炸使平民犧牲無數,能算是“義戰”嗎?早不動手,聽任敵機偷襲造成敵愾同仇方始宣戰,也算是“義戰”?宣戰之後,同盟國之間依然勾心鬥角,犧牲同盟利益而袒護敵方,算是“義戰”?扶植同盟國中的顛覆勢力,把繳獲的敵方軍火交給同盟國中的割據力量以打擊正式結盟的政府,這算是“義戰”?國際之間的戰爭是如此,國內戰爭亦莫不如此;一國之間的內戰,一方自稱“解放”,另方稱之為“淪陷”,哪個算是“義戰”?

處今之世,若用“義戰”一詞作為隔岸評戰的風涼話,說說固然無所謂,真要叫起勁來,你會被夾扁了頭。因為,一切國際和國內的戰爭,參戰各方都是在義戰,你找不到不義之戰來。所以,“義戰”這一口號,實在已到了放諸四海而皆準,套到實際皆落空。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情局長突請辭 選前五月布什損一國安大將
《特洛伊》熱映  引發「荷馬」討論
布什前往歐洲紀念諾曼第登陸並尋求盟國支持
出兵造成中東動盪 美國賠償埃及三億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