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鄭貽春:奧運啟示錄——實力取胜

鄭貽春

標籤:

【大紀元8月23日訊】俗話說:一分耕壇,一分收獲;一分汗水,一分成績。通過觀看二零零四年希腊雅典奧運會,我們完全可以了解這個人世間最基本的道理。比如,每一個體育項目都有一、二、三等獎,而每一個獲獎者,無論冠軍、亞軍,還是季軍,都必須依憑自己的實力取得名次,贏得胜利。金牌閃閃發光,亮麗得很,确實很榮耀。但是,金牌的背后是什么?又有多少人看得見?又有多少人能夠說得清?人們只是看到冠軍拿到金牌之后的燦爛笑容和揮手示意的勃發英姿,但又有誰能夠猜測得出金牌背后几多艱難曲折的故事?隱藏于金牌背后的,恐怕就不只是快樂与歡呼了,而一定是非常辛苦的滔滔汗水,一定是屢敗屢戰、決不言敗的頑強拼搏,一定是不獲胜利、決不收兵的鋼鐵信念。可以認為,每一個奧運冠軍都毫無例外地是依靠自己的實力取得第一名的。當然,在具有實力的基礎上充分地利用某种客觀因素和臨場發揮,因椽際會地一舉拿下金牌,這也不是沒有可能。要不然,體育盛會又怎么能夠爆出來一個又一個令人始料不及且吃惊不已的冷門或大冷門呢?正像人們常說的那樣,机會只是給那些有准備的人准備的。事實的确如此。除了机緣等稍縱即逝的因素之外,要取得奧運會的名次,尤其要爭得冠軍,沒有實力,沒有雄厚的實力,那可是万万不行的!此之謂,机會面前,人人平等。這,就是包括奧運會在內的几乎所有體育盛會所提供的競技平台。在每一個體育項目中,在每一個競技場合,由于運動員的體能之差別、耐力之大小,以及智商的差异等因素,因而一定會有不同實力的必然展現。誠哉斯言,任何體育比賽都是實力的競技,而奧運會則是具有世界級水平的人類體能實力的充分展現。中國隊也好,美國隊也罷,抑或是其他國家的代表隊,此次在奧運會上的搶金奪銀,依靠的理所當然地是實力,是雄厚的實力,而不是依靠出身,不是依靠地位,不是依靠國籍,不是依靠信仰,不是依靠种族,不是依靠拉關系、走后門等中國特色,更不是像中共的官場上所風行的那樣,依靠圈里人桌子底下的嘰嘰嚓嚓等陰謀詭計來搞定。在奧運會這里,實力是決定一切的,能力是決定一切的,水平是決定一切的。不技壓群芳,又如何能夠搶金奪銀?須知,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什么叫做實力?這就是實力。

如果把奧運會實力取胜的原則運用到中國的政治生活中,那就可能形成這么一种前所未有的良好狀態,即,每一個希望成為權力擁有者的官員必得依靠自己优良的政治方案參与為不同地區的民眾乃至為全國的民眾所認可、所歡迎的選舉,并据此而登上執政的舞台。每一個候選人必須通過自身的能力、水平与才干,來爭得他所競選的不同層級的國家公職,乃至最高層級的國家公職,即主席或總統。未來的中國政治人物必須通過其施政方案的實力來展現其領袖群倫的風采。非此則不足以成為未來國家的領導人。政府一切層級的主要職位都必須經過競選。競選為合法執政之唯一途徑;不競選,就不合法。競選者,就像奧運會上的運動員贏得獎牌一樣,也必須展現自己的施政綱領并据此而掌握相應的權力。競選者的實力,就是其執政理念、能力与水平,等等。沒有或匱乏實力、沒有或匱乏水平、沒有或匱乏才能,沒有好的或比較好的施政方案,那就不應該、更不可能成為未來中國的領導人。像現在這樣的依靠對上級領導的效忠而取得政治權力的獨裁現象(如江澤民現象即是如此),是再也不能繼續下去的了。因為,這种搞了几千年的公權力私予相授的封建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制度,說到底是毫無實力可言的,是不講什么實力不實力的、是不講什么能力不能力的!只要慣于看風使舵、察言觀色、善猜上意,那就可以成為社會主義的好領導、那就可以成為中共中央的總書記,以及垂帘听政的軍委主席!此种狀態,何其荒謬之至也?!

是故,奧運精神之一的實力取胜,乃為中共官場所嚴重稀缺,因而似有絕對必要借鏡于中國大陸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

二零零四年八月二十二日(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專欄】鄭貽春:沒有自由的中國新聞報導
鄭貽春:中國大陸應該實現四大自由
楊銀波:專訪大陸政論作家鄭貽春
【專欄】鄭貽春:取締政保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