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9月 秋颱蠢動

標籤:

【大紀元8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許惠安綜合報導﹞台灣中央氣象局31日表示,從往年資料顯示,每年9、10月秋天時,平均會有9個颱風生成,其中有1個颱風會侵台。今年由於夏季北太平洋西部熱帶海域上空的季風槽明顯,有利颱風形成,總計今年已有18個颱風生成,確實比氣候平均值多4.2個。目前,不排除仍有颱風侵台的機會,氣象局提醒台灣民眾及地方政府,在2個重創台灣的颱風之後,更要做好防颱準備。

秋颱:雨災大於風災

據中時電子報報導,從颱風歷史來看,當時序進入9月之後,季節交替的天氣,北方鋒面將一波波南下,如果9月或10月有颱風侵台,加上北方的鋒面,就很容易形成雨量超多的「秋颱」,而受秋颱影響比較大的地區,以台灣北部地區為主。

秋颱的特色就是雨災大於風災,所帶來的災害往往更可怕。歷年重傷台灣的颱風,以秋颱居多,包括「納莉」、「象神」、「瑞伯」、「芭比絲」等,均重創北台灣。

未來一季 颱風形成旺季

氣象局說,今年從6月份起季風槽就已經很明顯,東伸至東經160度附近,使得6月有5個颱風生成,創下歷年颱風生成紀錄。同時指出,台灣地區今年7月、8月的平均氣溫接近氣候正常值,而雨量則為正常到偏多,尤以山區雨量偏多最明顯。

據東森新聞報導,未來一季9月至11月的平均氣溫和雨量,氣象局說,根據資料顯示,以接近氣候正常值的機率較高。但目前熱帶地區季風槽仍明顯,有利颱風形成,且9、10月仍為北太平洋西部海域颱風形成的旺季,預計到今年10月前可能還有9個颱風會生成,可能有一個颱風會登陸或直撲台灣。

氣象預報員湯舜然表示,目前在關島東北東方六百多公里的桑達颱風,以每小時20公里向西北西方向進行,颱風中心位置暴風半徑約為200公里,在30日晚間增強為中度颱風,持續向日本琉球方向前進,由於距離台灣東方尚有三千多公里,
是否對台灣造成影響,三天後較為明朗。氣象局呼籲民眾,仍應注意有關颱風的報導,並做好防颱措施。

聖嬰現象

氣象局同時指出,根據監測資料顯示,目前赤道東太平洋Nino3.4海域海溫稍偏暖,有利聖嬰現象發展,但靠近南美洲沿岸海域海溫則是較冷,不利聖嬰現象發展。氣象局預測,年底到明年初,聖嬰現象有機會發展形成,但強度不強。@(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板新水廠 恢復供水
呂秀蓮批颱風假太寬鬆
佳芭颱風 侵襲日本
菲律賓豪雨成災 32死一百多萬受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