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勁松:中國陷入全包圍,如何解套?

陳勁松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9月1日訊】隨著經濟發展,中國對外依存度日益增高,且不說,對外貿易,成爲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柱;許多重要物質,依賴進口,更是日甚一日。從武器進口到原油進口,從鋼材進口到糧食進口……

然而,中國的外部環境、尤其周邊環境,並不理想。眼下,許多人又開始談論中國“周邊形勢”的“惡化”,通俗的說法是:中國陷入了全包圍。

東面,台海危機日益加深,促進了美、日、台聯盟的強化;美國的戰區導彈防禦系統,已經開始正式部署;美國在全球重新布設軍力,歐亞“換防”,都被解讀爲針對中國。中日兩國爭執不斷,除了扯不盡的歷史恩怨,又頻添現實糾葛,從釣魚臺,東海大陸架,到爭奪與俄國合建遠東輸油管,關係日趨緊張。

在東北面,因“高句麗”歷史詮釋之爭,中韓關係陷入建交12年以來的最低點。唯一“盟友”金正日,不過是反復無常的“小人”,既長期坐享中國援助,又奉行防華政策。北朝鮮核危機,困擾的不僅僅是美國,也是中國。因爲,一旦挂名“社會主義”的平壤因挑釁而遭致美國推翻,落入阿富汗塔利班或伊拉克薩達姆政權的下場,比鄰的北京,將失去最後一道屏障,兔死狐悲,唇亡齒寒。

在南面,泰國、菲律賓等國,早已是美國的同盟,接納駐軍;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的向背,也是一目了然;新加坡則加快了與美國結盟的步驟,公開要求美國駐軍;越南則積極與美國趨近,有意以金蘭灣爲美軍新基地。因南海主權爭端,北京與一系列東南亞國家交惡。菲律賓與越南在南海海域大膽進取,前者公開招標採油,後者開發旅遊線路,北京除了表示“遺憾”,實則無可奈何。

在西南面,印度向美國大幅靠攏,巴基斯坦與美國交好,聯手反恐,這兩個核鄰國爭相親美,足以令北京不安;有中共“胞兄弟”之稱的緬甸,因奉行軍事獨裁,備受國際制裁與孤立,與中共之盟,朝不保夕。

在西面,美國反恐之師進駐阿富汗,直抵中國西部邊陲,對北京而言,如芒刺在背;在西北面,美國已經在前蘇聯屬地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建立軍事基地,俯瞰中國;在北面,俄羅斯與中國面和心不和,憂慮遠東地區“中國化”而強化戒備;擬議中的中俄輸油管“安大線”中途夭折,明顯是關係冷卻的信號。

其實,中國陷入全包圍,並不是一個新話題。在國內媒體的片面宣傳下,中國老百姓還以爲,北京在外交上節節取勝:正行反恐戰爭的美國佬,則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事實卻全然相反:美國全球出擊,友國日增,連成一片,達到歷史性的鼎盛;北京卻處處碰壁,陷入日益緊縮的包圍圈,狀如困獸。

在中國,專制勢力繼續占上風,民主力量居下風;而在全世界,民主版圖年年擴大,專制勢力加速沒落。貌似強大的專制中國,猶如急流中的孤船。這一現實,恰恰是中國陷入全包圍的真實寫照:不可一世的中共,正陷入世界民主力量的全包圍。

在談到中國同周邊關係惡化時,一些禦用學者或短視學者,總是將問題簡單地或者故意地歸結於中國的“崛起”與“強大”,所引發的世界不安。部分被國內官方媒體愚弄的普通中國人,爲此忿忿不平:“爲什麽他們可以強大,我們就不能?”極端民族主義情緒更形高亢。

其實,同樣是“崛起”,因爲意義不同,世界的反應,也迥然各異。比如,上世紀中葉前,日本與德國的崛起,以擴軍耀武爲主旨,對內獨裁,對外擴張,自然引發世界的不安和反感。當二戰後,戰敗的日本與德國,從廢墟上再度崛起時,卻受到世界的普遍歡迎,因爲,此時,兩國分別崛起爲世界第二、第三號經濟強國,乃根植于民主基石,是名副其實的“和平崛起”。

同一時期,蘇聯以極權主義和窮兵黷武,躍居“超級大國”,無可避免地,成爲自由世界圍堵的物件,終至解體。今日中國現狀,多少與蘇聯類似。儘管北京也高喊“和平崛起”,卻很有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味道,對內厲行獨裁,對外威脅臺灣,並專揀“流氓國家”勾搭,想不成爲衆矢之的,都難。不同的,僅僅是,當年蘇聯面臨的,是直接的圍堵,今日中國,則遭遇以“接觸”爲名的間接圍堵。

在全包圍的態勢下,武力解決臺灣,已經淪爲“葉公好龍”和“畫餅充饑”的笑柄。近期,江澤民提出“2020年之前解決臺灣問題”,等於是把這一個燙手山芋抛得更遠,留給後人。不久前,中南海還振振有詞地聲稱:不能容忍臺灣問題久拖不決,如今,正是中南海自己,希望把問題“無限期地”拖下去,拖得越久越好,兩岸是合還是分,責任都在後代。江澤民等人,大可“高枕無憂”。近日,中共突然取消東山島軍事演習,似乎向臺灣示好,其實也是示弱,臺灣以取消“漢光20”演習相回應。台海局勢緩和,臺灣又勝一籌。

在人爲破壞中國三十年(1949至1979)之後,中共爲保住其執政地位和既得利益,被迫推行“經濟改革”。對內力保“穩定”(政權穩定)的同時,對外“韜光養晦”。希望有一個“和平、安寧的國際環境”,以便“一心一意搞建設”。如今看來,事與願違。內部的局面,可以通過鎮壓來維持;外部的形勢,卻是:剃頭刀子,一頭熱。鞭長莫及。說到底,不放棄對內獨裁和對外威脅,北京不可能化解“周邊的敵意”。

中國“和平崛起”,面臨重重障礙。關鍵的障礙,不在外部,而在內部;而內部中,關鍵的障礙,又不在手腳,而在大腦:最高決策當局。正是中南海諸公,爲了一己之私,一黨之私,阻擋了中國之崛起的千秋大計。如何解套“全包圍”?端視中南海能否改弦易轍,邁向民主與和平的人間正道。

近日,做困獸之鬥的北京,突然又抛出一個“富國強兵”的口號,令人訝異。因爲,在此之前,人們已經反復將後共與晚清做比較、並不斷發現二者之間的驚人相似性。所謂“富國強兵”,恰恰是晚清使用的口號!中共一字不差地重拾這一口號,不論是有意還是無意,都顯然預示著:後共步晚清後塵,朝著其覆滅的宿命,又進了一步。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陳勁松:高爾夫球場:中國的墮落
陳勁松:「審計風暴」,將刮掉多少烏紗帽?
暴雨中癱瘓的北京﹕一座巨大的“豆腐渣工程”
陳勁松:中國經濟過度依賴外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