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樸幽雅的高原水鄉—-麗江

人氣 3
標籤:

麗江因美麗的金沙江而得名,它位於雲南省的西北部、金沙江中游;正好處在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銜接地段,西和北與怒江州蘭坪縣和迪慶州維西、中甸接壤,東北面與四川省木裡、鹽源一鹽邊三縣毗連,南與大理州劍川、鶴慶、賓川三縣及楚雄州大姚縣連界。
  
麗江地區共69個鄉(鎮), 面積20600平方公里。總人口為109萬人,有納西、彝、栗僳、白、普米等22種少數民族。
藥材之鄉
  
麗江地處橫斷山脈,山體高差懸殊,立體氣候突出,氣候垂直差異和植物垂直分佈明顯。從南亞熱帶到高原山地氣候四季變化不大,乾濕季節分明。年平均氣溫12.6度-19.9度,年平均降水量為910毫米-1040毫米。由於麗江是寒、溫、熱兼有的立體氣候,因此動植物種類繁多。據統計,麗江有種子植物3000多種,用材林木400種。這裡還盛產貝母、麝香、蟲草等600餘種藥用動植物, 所以被稱為「藥材之鄉」。 麗江的杜鵑花品種高達57種, 走獸類有56種,飛禽類290種。其中珍稀動物有滇金絲猴、小熊貓。紅腹角雉、黑頸長尾雉,藏馬雞、山驢等。

風景名勝
  
麗江地區風景秀麗,優美的自然風光,獨特的民族風情,古老的民族文化,構成了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境內的玉龍雪山風景區和瀘沽湖風景區,以各自豐富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文化內涵而聞名中外。
  
古樸幽雅、 自然、 富有民族特點和地方特色的高原水鄉麗江古城,風景宜人的萬里長江第一灣,幽雅俊秀的玉泉公園,以及被喻為「雲嶺第一枝」、「環球第一樹」的萬朵山茶等景色;組成了一幅優美的自然畫卷。白沙壁畫,融道教、漢傳佛教、藏傳佛教以及東巴文化為一體;以其精巧的佈局、獨特的色彩和筆法,成為研究明代藝術的奇珍。神奇的東巴文化以納西族古老的宗教為載體,以東巴經書為主要的記錄方式,反映了納西族獨特的民族文化歷史。被稱為「中國音樂活化石」的納西古樂,以其高雅清純的韻味吸引著遊客。
麗江古城
  
麗江是納西族人民聚居的地方。麗江縣城大研古鎮,即麗江古城,位於麗江北玉龍雪山下,始建於宋代,距今已有近800年的歷史。佔地1.5平方公里,以四方街為中心,整體原貌保存完整。其建築融匯了白族和漢族的建築特色。形成了納西族輕靈飄逸的獨特風格,充滿了濃厚的民族文化氣息。
  
古城北依象山,西枕獅山,不築城牆。清澈的玉泉水分東、西、中三股流入城中,又分無數支流,繞街究鎮,入牆過屋,淌遍小街窄巷,形成「家家泉水,戶戶垂柳」的宜人景象。
  
古城石橋密佈,大街小巷路面用彩花石鋪成。城中房舍多為三坊一照壁,也有不少四合院,院內種花植樹,更顯古雅秀麗,素有「麗郡從來喜植樹,山城無處不養花」之稱。在城中遊覽,所見儘是明清文物,令人充滿懷古之幽情。麗江古城於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資料來源﹕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真容巨壯,世法所稀」的雲岡石窟(二)
文物之邦——浙江
大千世界的藝術與自然
中華奇觀——盛夏「冰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