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阿扁出招 多層附加價值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日訊】﹝特派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特稿﹞早在台灣總統大選期間,不少人就建議,若要進一步鞏固客家選票,國民黨的吳伯雄應是陳水扁必須積極拉攏的對象,如今,遠在飛往巴拿馬的專機上,陳總統主動釋出監察院長的屬意人選,這時選舉已經結束,阿扁面對的不再是當選率的計算,而是國會未改選前的現實,以及選後尚待彌合的分裂社會。

將吳伯雄列為優先對象,是以國民黨籍監察院長為提名前提,所做的政治性選擇,且不論吳伯雄是否答應,它都已經向國民黨以及吳伯雄個人投遞出了善意訊號,國民黨是否放人﹖吳伯雄是否點頭﹖問題已經不在阿扁這一邊,而整個藍營如何處理,更在社會觀看之下,必須妥善因應。

監察院長必須非民進黨籍,在實際現狀下,這是陳總統希望提名人不被國會否決、進而傷害其人事權的唯一方式,這個模式在今年的考試院副院長提名吳容明時已經順利運作過﹔在微妙的謀略操作上,更有多層附加價值。

首先,提名一位在藍軍中仍有忠貞色彩的國民黨副主席,可以大大降低國親杯葛的「衝動」,一旦國民黨視反對為師出無名,連帶將壓縮親民黨的空間,若親民黨同意,總統的安排可以過關,若親民黨反對,國親基層分歧的問題會更加浮上檯面。

其次,吳伯雄之子為藍鷹成員,有意參選立委,曾批判黨內改革與世代交替問題,陳總統對吳伯雄親善,其可能出現的化學效應,也耐人尋味。

其三,吳伯雄不僅是「藍」,還是「客」,這是民進黨經營多年累積了若干「綠客」,卻始終觸碰不到的處女地﹔事實上,吳伯雄在國民黨內從年輕省議員攀行至今,論際遇始終有未酬之志,若在陳水扁手上首度獲重任晉升為院長,對於特定族群對阿扁改觀確會發生變化,這對綠營的年底立委選舉不會有害。

尤其,陳總統同意讓一位反對黨大老透過監察院的機制來監督他,有助於向民眾宣示箇中的防腐作用,利於爭取人民同意綠營未來在立法院過半,以有效推展建設與施政。

總統將在立法院下會期向國會提出監察院正副院長與委員人選,並在年底前行使同意權,因與選舉的時程接近,二者也會有連動氣氛,怎麼算,這張牌都確有其高明之處。

《新聞透視》放話品評人選 難脫政治操弄

記者陳杉榮╱特稿

憲法明定總統擁有監察院長提名權,陳水扁總統要提名誰出任下屆監察院長,本為總統權責,人選是否妥當,自須經立法院行使同意權審查投票;但陳總統利用出訪機會放話品評人選,難免招致政治操作之譏論,設若未來提名人選變卦,不僅辜負國家名器,傷害當事人聲譽,總統威信亦將連帶受損。

第三屆監察委員的任期將在明年1月底屆滿,第五屆立法院將在本會期行使第四屆監察委員的同意權,依照提名作業慣例,總統府將會成立「監察委員提名審薦小組」,展開提名作業,並將提名咨文送請立法院同意。因此,總統主動釋出關切監察院長佈局之語,可以獲得國人理解。

但總統做為一國元首,發言份量迥異常人,不論是刻意或無意,對政局或他所品評的當事人,均有莫大影響。陳總統利用出訪之機,透露他與立法院長王金平的晤談內容,並幾乎定調他傾向提名國民黨副主席吳伯雄為下屆監察院長人選,這類談話可能就大有學問。

姑且不論陳總統過去曾強調監察院長不是民進黨人士,又要重用客家籍人士的政見和承諾,究竟隱藏多少政治考量,對於所謂促進族群融合會有什麼積極意涵;假若陳總統一語定人選,那麼總統府的「監察委員提名審薦小組」,何異於橡皮圖章?陳總統對於提名審薦小組所推薦名單,當然有最後的裁決權,但民進黨政府一人獨裁的決策,四年多來已經為國人所詬病,監察院長這麼重要的人事案,難道也還需要透過放話來張揚總統的主導權嗎?

我國立憲精神對於五權分立體制的監察權強調,監察權之獨立行使,乃是為避免狡猾議員,利用國會監察調查權,挾制政府,導致軟弱政府因循敷衍;或是強硬政府起與爭鋒,肇致政局動盪。總統思考監察院長人選,假如還停滯在藍綠的選票考量上,民進黨政府和過去的國民黨又有什麼不同?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