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鈣骨水泥 降低椎體再造術風險

人氣 47
標籤:

【大紀元9月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骨質疏鬆症所造成的脊椎壓迫性骨折,從治療到復健往往要付出極大社會經濟成本。椎體再造術是近年興起治療方式,除了PMMA骨水泥,成大醫院研發磷酸鈣(HA)骨水泥,減少PMMA的風險性。

成大骨科醫師黃國淵表示,由於脊椎壓迫性骨折的背痛大部分來自脊椎斷裂的不穩定,若把不穩定的脊椎,填補其縫隙並增加脊椎體強度,疼痛便能消失。

他表示,「PMMA骨水泥椎體再造術」,就是以小的傷口,將PMMA骨水泥,經由後方椎莖或藉由內視鏡協助,由前方的椎體填入,骨水泥固化後,不僅使破碎的椎體在原位融固化成整體,增強脊椎的抗壓性及穩定度,而且因為創傷小,恢復快。

一般而言,病患接受椎體再造術後,可減輕約八十%的疼痛,立即回復日常生活。

黃國淵表示,目前台灣所使用的骨水泥屬壓克力材質的PMMA,植入時偶有使血壓降低的危險,且在成型過程中,釋放出高溫引起鄰近骨骼的壞死,且此材質無法為體內所吸收,界面之間永遠有纖維薄膜存在,無法和骨骼融合,日後恐有鬆脫之虞。

因此,成大骨科部主任林瑞模與成大材料系合作研發出與人體骨骼成份相近、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磷酸鈣(HA)骨水泥。

黃國淵表示,HA骨水泥進到體內後,會馬上固化成具高強度的磷酸鈣化合物,不會釋放出高溫引起骨骼壞死,也不會釋放出其他物質刺激人體組織,安全性高,也可被體內吸收。

相關新聞
【美食天堂】鮮蝦春捲做法~酥脆好吃!
【一簞食】玫瑰豆腐乳煎雞
【一簞食】鑄鐵鍋脆皮比司吉
無麵粉香蕉巧克力迷你鬆餅 早餐或點心兩相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