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洛:三峽工程造孽 三峽工程殺人

王維洛

人氣 44
標籤:

【大紀元9月22日訊】三峽工程永不可建
——2004年四川、重慶洪水災害證實了黃萬里先生這個觀點是正確的

前言
1983年7月,洪水致使安康城的水位上升19.4米;2004年9月,洪水致使達州城的水位上升18.7米;2004年9月,洪水致使開線老縣城的水位上升20餘米。顯然是由於下游河槽被礫卵石淤高,致使洪水位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漲高。黃萬里先生第一個研究了川江礫卵石淤積的問題,並指出這是三峽工程永不可建的原因。2004年四川、重慶洪水災害證實了黃萬里先生這個觀點是正確的。

一、川江的河流特點

長江是中國最大的河流,全長6300餘公里,流域面積180萬平方公里。宜昌以上幹流長4500餘公里,流域面積100多萬平方公里。衆水彙涪萬,瞿唐爭一門,這100多萬平方公里流域面積的地表徑流都通過長江三峽。

三峽庫區從三峽壩址三鬥坪到重慶市朝天門碼頭,長600多公里,也稱川江。這一河段是典型的峽谷型河道,兩岸是高聳峻峭的岩石,河道狹窄。三峽只是從宜昌南津關到奉節白帝城這一河段,由西陵峽、巫峽和瞿塘峽組成。從三峽壩址三鬥坪到奉節白帝城,只占了兩個半峽谷。從三峽壩址到重慶市實際上有十三個著名的峽谷,而有的峽谷又由數個峽谷組成。這些峽谷的河道寬只有200到400米,就是600多公里長的三峽庫區,其平均寬度也只有1000至1100米。狹窄的河道對宣泄洪水十分不利。長江上游一些支流的河段也具有川江的河流特點。

清華大學水利系施嘉煬教授在“水資源綜合利用”一書中指出∶實際上水庫沿程各處的水位是不同的。特別是狹長形的山谷水庫,在發生洪水時,回水上翹影響特大。因而在同樣的洪水過程情況下,狹長形的水庫其進口上游淹沒的高程和距離都比寬廣的水庫爲大。

二、黃萬里教授∶三峽工程永不可建

筆者曾向黃萬里教授請教三峽水庫對上游地區、特別是對重慶的淹沒問題,黃萬里教授專門寄來“關於長江三峽修建高壩可行性”一文的列印稿,這篇稿件在中國大陸竟然沒有一家報紙雜誌敢刊登。

黃萬里教授在文章一開頭就指出∶三峽大壩修成之後將使金沙江與四川盆地下來的河槽中的礫卵石和部分泥沙在重慶沈積下來,形成水下堆石壩,堵塞重慶港,其壅水將淹沒合川、江津等城鎮(合川、江津爲重慶上游的城鎮),殃成數十萬人淹斃的慘劇,此壩永不可修。

爲了說明問題的嚴重性,黃萬里教授以丹江口水庫造成安康縣城被淹的事實,來解釋爲什麽三峽大壩永不可修的道理。

三、1983年7月安康縣水位上漲19.4米

安康縣位於陝西省東南部,丹江口大壩上游200公里。丹江口大壩壩頂標高海拔165米,水庫正常蓄水位海拔157米,安康縣城的所有建築都在丹江口水庫的移民淹沒線以上。

黃萬里教授寫道∶

人們不會忘記1981年7月四川洪水多麽可怕,沖入(長江)幹流約有2億噸卵石,幻想三峽高壩蓄水後也許不至於造成堆石壩,不至於釀成災害,那麽長江的大支流漢水1983年7月安康的洪災便是一個足以警告的先例。

漢水南岸安康縣雖然地勢低窪,但城內房屋總不至於在洪水位之下。安康下游沿漢水約200公里爲丹江口水庫,1969年完工。安康以下河槽內卵石早已淤高。且下游石梯一帶爲一峽谷直壁,寬僅150至200米。河床即高,峽谷又窄,洪水到來,自然水位自然擡高,原來測定的水位H——流量Q關係不復適用。即H——Q線已被擡高。洪水退時,石梯峽口沈積的卵石將陸續沖向峽口以下,慢慢地降低水位。安康“837”洪水並非極大。據實測資料1983年7月27日至成災日31日安康以上流域平均降雨量見下表。漢水水位漲勢很猛。加上其上游石泉水庫原已蓄高達406至407米。28日曾開閘放水,31日仍回升到407米。8月1日1時安康最高洪痕259.44(筆者注;比丹江口水庫正常蓄水位高出102.44米),水位很快上漲了19.4米,高出安康城堤1.5米,高出安康大橋南端橋面約2米.7月31日18時洪水開始破城進水,20時就很快淹沒了全城.一樓住的人未淹斃者奔向二樓,而三樓,最高爬上四樓頂的人還是淹死。如此快地漲水高達19.4米,顯然是由於下游河槽被卵石淤高,否則洪水再大也可以在寬深的河槽裏排出去.經查詢當地人民或謂淹死千人,或謂萬人,慘絕人倫.安康以上漢水流域面積僅38700平方公里,已建有四個大壩,理應攔住大部分卵石河泥沙.但因下游丹江口大壩與石梯峽谷之阻,使卵石沈積河槽而擡高洪水成災.對比長江重慶,爲害將數十倍於安康!

中國水旱災害一書是這樣記錄這次洪水災害的∶
漢江上游8月特大洪水,安康站洪峰流量31000立方米/秒,約200年一遇,淹沒安康老城,死亡870人,經濟損失5億多元。

這樣的洪水上漲速度和淹沒城市的情景在2004年四川、重慶洪水災害中再次出現,和黃萬里教授描寫的安康洪水十分相似。

四、2004年四川達州市水位上漲18.7米,城市被淹成孤島

據報導,2004年9月上旬,四川達州數日來持續不斷的特大暴雨,使該地區遭遇有史以來最大的洪患。自9月2日降暴雨以來,流經達州市區的州河水位已上漲18.7米,超過保證水位7.7米,達到歷史最高水位。暴漲的河水已淹過通川大橋的涵洞,漫出河堤,淹上街道,甚至淹到了沿河住宅建築的三層樓。洪水造成道路路面積水和塌陷,達州市區通往外界的交通被切斷,城區已成爲一座孤島,全城停水、停電、停氣。至9月8日洪水造成六十三人死亡,二十一人失蹤。達州這次洪水的原因與1983年安康的洪水原因十分相似,下游河槽中卵石淤高,阻擋洪水下泄,使得洪水位在短時間內上漲18.7米,造成大災難。

達州洪災後,宣漢縣天臺鄉距場鎮上游1公里處的義和村發生山體滑坡,長達2.5公里的滑坡産生了超過6500萬立方米的泥石流,並在前河中形成一道泥石的“大壩”,壩後形成“水庫”,由於周圍山水不斷傾灌,這個“水庫”中的水量達到約1億立方米。泥石流的“大壩”沒有出水口,只有進水,沒有出水,壩後的水位越來越高,上游的城鎮居民點的淹沒越來越嚴重。而由於泥石形成的大壩隨時可能潰壩,壩後的水位越高,潰壩的可能越大,潰壩後對下游形成的洪水災害也就越嚴重。達州天臺、五寶兩鎮2萬多居民,受洪水淹已多日,政府部門曾設法將被困居民轉移他地,但沒有成功。最後只好決定採用爆破大壩的辦法,宣泄壩後的洪水,降低水位。9月13日,達州政府疏散了大壩下游的居民,14日武警部隊用炸藥在大壩上炸出了一個缺口,讓壩後的洪水卷這泥石沖向下游。這次的爆破泄洪工程也造成了意外事故,巡邏警戒5名人員在爆破現場作業時不幸落水,造成1人死亡1人失蹤,失蹤的是該縣人武部政委肖昭燦。

從這個泥石流形成“大壩”和壩後“水庫”的過程中,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峽谷型河道中建壩擋水的危害,這個危害主要涉及大壩上游地區,對大壩下游地區也會造成巨大威脅。要消除這種危害和威脅的辦法,也許只能用炸藥炸毀大壩了。

五、黃萬里教授說∶三峽大壩若修成,終將被迫炸掉。

黃萬里教授在給中共中央和江澤民總書記的信中曾這樣寫道∶

長江三峽高壩是根本不可修的,不是甚麽早修晚修的問題,國家財政的問題;不單是生態的問題,防洪效果的問題,或能源開發程式的問題,國防的問題;而主要是自然地理環境中河床演變的問題和經濟價值的問題中存在的客觀條件根本不許可一個尊重科學民主的政府舉辦這一禍國殃民的工程。它若修成,終將被迫炸掉。

長江上游影響河床演變作爲關鍵的造床質是礫亂卵石,不是泥沙。修壩後原來年年逐出夔門的礫卵石將一粒也排不出去,可能十年內就堵塞重慶港,並向上游逐年延伸,汛期淹沒江津河川一帶。

此壩蓄水後不出十年,卵石夾沙隨水而下將堵塞重慶港;江津北碚隨著慘遭洪災,其害將幾十倍於1983年安康漢水驟漲21米,淹斃全城人民的洪災。最終被迫炸壩,而兩岸直壁百米,石渣連同歷年沈積的卵石還須船運出峽,向下游開曠之地傾倒。航運將中斷一兩年。不知將如何向人民交代。

六、2004年重慶開縣水位上漲20余米,城市被淹

在四川達州城被淹的同時,重慶開縣也被洪水淹沒。2004年9月4日下午5時,暴雨降臨開縣上空,到5日15時,縣城水位上升到海拔172米,超過警戒水位5.6米,超過保證水位4.6米。開縣老縣城的汛情尤其嚴峻,這裏平均水深3至4米,房屋進水最深達10米。到6日淩晨,全縣55個鄉鎮的1041個村全部受災,全縣受災面積達100%,受災人80多萬,18.7人受淹,8.7萬人被洪水圍困,其中7600多人需要緊急救援安置。到6日12時,已確認至少16人死亡,26人失蹤,168人受傷,3491人無家可歸。到6日晚死亡人數上升到33人,失蹤人數也上升到33人。

七、三峽工程蓄水是重慶開縣被淹的主要原因

在沒有自然狀態下,也就是在沒有三峽工程蓄水的情況下,開縣2004年的洪水災情不可能這麽嚴重,洪水也不可能淹沒開縣的老縣城,自然的洪水位在海拔150米處。長江三峽河段是典型的峽谷型河道,河水漲幅大是自然規律,先人在河邊建城,選擇在地勢高處,從碼頭到縣城鎮都有又長又陡的臺階相聯,城鎮又多有城牆保護,根據筆者掌握的資料,歷史上還沒有三峽庫區的縣城被水淹3至4米甚至10米的記錄。但是由於三峽工程的蓄水,使得洪水宣泄受到阻礙。加上從開縣老城到長江口的小江河段,也受礫卵石的阻塞和暴雨沖下來的石塊淤泥的阻塞,使洪水宣泄更加不暢,才使得重慶開縣水位上漲20余米,80余萬人受災。

八、爲什麽達州、開縣交通線路全部中斷,城市成爲孤島?

洪水來勢猛,水位上漲快,水位均突破歷史最高記錄,這是2004年四川、重慶洪水的特點。同時人們還注意到,在洪水過程中,達州和開縣的交通線路——公里和橋梁都被洪水淹沒,致使城市成爲孤島,和外界交通聯繫被切斷,外界的救災人員和物資無法進入災區。這些高級別的對外交通聯繫公路和橋梁,都是最近幾年中新修建的。爲什麽這些公路和橋梁會被洪水淹沒?這就涉及四川省、重慶市的鐵路、公路、橋梁等的建設,在這些基礎設施的設計中,低估了三峽水庫回水淹沒的影響。毫不誇張地說,由於這個錯誤,四川省、重慶市過去幾年中投入公路鐵路橋梁的幾百億的投資都會白費了。許多新建鐵路、公路、橋梁設施,必須重新設計,擇地重建,否則,在未來大洪水過程中,不能保證救災時的交通暢通無阻。

九、川江河道中礫卵石問題的危害

黃萬里教授是第一個指出三峽工程礫卵石問題危害的人。但是三峽開發總公司副總經理曹廣晶卻堅持這樣的觀點,卵石是一種推移物質,只沈在河流的底部滾動或跳躍式運動,長期來看,只是死庫容的重要來源。長江每年的輸沙量5億噸,而卵石僅有500-600萬噸,僅占很小一的比例,因此,卵石淤積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

正如黃萬里教授早已指出的,第一,川江每年的礫卵石量,不是500-600萬噸,而是比這個數大許多。據筆者所知,川江每年的礫卵石量500-600萬噸,不是由觀察資料而得到的,而只是一個估計數位,因爲在黃萬里教授之前,負責三峽工程設計的長江水利委員會根本沒有注意過這個問題。2004年進入達州前河的泥石流量達6500萬立方米,如果其中一半是石塊,那麽礫卵石量就高達3250多萬立方米,超過5000萬噸。這些礫卵石最終都要進入川江的。川江上游有多少象前河這樣的河?第二,礫卵石在峽谷型河流中的危害,不是組成死庫容,而是在河道狹窄處,形成水下堆石壩,擡高水位,增加洪水危害。而在什麽時候,在什麽地點形成水下堆石壩,都無法預測,也無法採取有效的防禦措施。

黃萬里先生生前指出了川江河道中礫卵石問題的危害,2004年四川、重慶洪水災害恰恰證實了黃萬里先生的這個觀點。

作者爲工程師,現居德國

──轉自《觀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王維洛:江淮污水塗炭生靈
王維洛:鄧小平的話可以任意更改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