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GP超霸工廠鎘中毒事件的前前後後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9月23日訊】(自由亞洲電台張麗明9月22日報導)香港十大品牌之一的“GP超霸”電池設於惠州的工廠有工人向本台投訴被廠方無理解僱。被迫離開工廠的工人約有九十名,他們體內的鎘含量均超過國家規定標準,其中約三十人曾於上月到過北京,向國家信訪局投訴廠方隱瞞工人鎘中毒的事實,又拒絕向工人作合理賠償。

金山集團在香港上市,是全球十大電池生產商之一,營業額達六十多億港元,上年度賺了一億七千萬元。

集團十多年前已在惠州設廠,目前在惠州共有兩家廠房,僱用了近三千人,主要生產GP超霸電池,其中三分之一的員工在工作時會接觸到鎘這種化學原料。

鎘是一種重金屬,主要用於生產充電電池。由於鎘對環境有害,近年已開始被鎳氫化物和鋰等化學物取代。在一些發達國家甚至禁止使用鎘電池。不過,金山集團並沒有停止鎘電池生產,目前鎘電池業務仍佔集團營業額約百分之十。

鎘主要通過食物和空氣進入人體。長期在空氣含鎘量高的環境下工作,很容易引致慢性鎘中毒,傷害腎臟,進而使到蛋白質、鈣質等流失,形成軟骨症和自發性骨折;鎘同時也是一種致癌物質。目前,並沒有解除鎘的特效藥物,中毒者只能靠身體自然排放,緩慢地減少體內的鎘。

在惠州超霸電池廠工作了六年的吳小姐,接受本台粵語組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兩年前,惠州廠房部分工人開始感到腰酸背痛、頭暈。他們到當地醫院求診,但醫生找不到病因。工人起初以為只是一般病痛,沒有在意。後來,愈來愈多工人出現同一症狀,再到當地醫院求診。醫生建議他們到職業病醫院檢查。

她說:腰酸背痛,經常痛,無原無故的痛,骨頭痛,全身都軟,沒有勁的,每天睡覺都睡不好。還有記憶力很差。我們去惠州市一般醫院查,查不出問題。後來醫生問我們在哪裡工作。我們說在電池廠。他就叫我們去省職業病醫院檢查。

去年底,一名工人自費到廣州的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檢查,才知道自己鎘中毒。其他工人獲悉後,陸續到該院檢查。接受檢查的三十多名工人中,近九成鎘含量超標,其中一半要留院治療。

今年五月,工人發起罷工,要求廠方交待鎘中毒事件,並安排工人檢查身體。不久,廠方安排工人到醫院檢查身體。

七月初,傳媒報道了惠州超霸廠工人鎘中毒的新聞。金山集團隨即發表澄清聲明,表示集團是在為工人作例行身體檢查中,發現約一百一十人體內血鎘量超出國內衛生標準,須留院觀察。

集團強調,此事故並非工業鎘中毒,惠州超霸電池廠獲國際認證,無論安全、健康、環境和排污等各方面都符合國際要求,又說,人體含鎘量視乎個人飲食和生活習慣,集團不排除部分員工在加入惠州超霸電池廠前,體內含鎘量已超標。

吳小姐聽了記者傳述這份聲明後,感到很憤怒。她說,鎘含量超標的工人何止一百一十。一些工人自費檢查身體,但檢查結果與廠方安排進行的檢查不同。自費檢查為嚴重超標的工人,在廠方的檢查只屬輕微超標。在廠方檢查中被界定為沒有超標的工人,在自費檢查時卻驗出鎘含量超標。

吳小姐說,大部分鎘含量超標的工人,在超霸電池廠工作了多年。出事前,工廠一直只向工人提供紙口罩。現在,廠方竟反指工人可能在工廠外攝入鎘,是極之不負責任的做法。她說:沒有甚麼安全措施的,只有一個紙口罩,有時有紙手套,但是有些主管不發紙手套,經常是這樣的,剋扣我們的用品。

金山集團在七月二十三日召開記者招待會,表示已為一千名工人檢查過身體,其中四百人已確定鎘含量超標。集團副總經理李黃玉環在記者會上強調,這次事故並非鎘中毒,又說集團已特別增加了營養津貼和醫療津貼,為此花了一百萬港元。

不過,工人投訴收不到廠方的賠償。香港勞工團體曾多次到金山集團在香港的辦公室,要求廠方解釋並妥善處理事件,均得不到明確答覆。惠州的工人也多次與廠方談判,又向惠州市政府求助,也都沒有結果。工人於是決定上訪北京。

八月下旬,二十多名惠州超霸電池廠工人抵達北京,向國家信訪局人員投訴廠方隱瞞鎘中毒事件,又拒絕向工人賠償。惠州市政府在同一時候也派人到北京。

吳小姐說:惠州政府的人跟著我們去,七、八個人,比我們先到。我們到信訪局。信訪局的人問我們:你們不是來過嗎?他說,“已有人來過。他還說,哪裡出事就到哪裡解決,在北京不能解決問題”。原來我們去前,市政府的人已去了。我們再去說的話,人家便不相信我們。

本月初,工人返回惠州後,收到由廠方聯同惠州市政府組成的鎘超標事件小組發出的書面警告,說如果工人再擅自越級上訪,或煽動工人無理鬧事,就會被公安機關依據治安管理條例處罰。工人不滿廠方剝奪她們的上訪自由,又遲遲不解決鎘中毒事件,再度發起罷工。數天後,到北京上訪的二十多名惠州超霸廠工人和另外約七十名工人被廠方要求終止合約。

金山集團於本月七日發表聲明,指責傳媒和香港個別團體一再抹黑金山集團和作人身攻擊,損害集團部分董事和管理人員的名聲。集團不排除採取法律行動追究。

聲明說,集團的一貫宗旨是成為良好企業公民。有關惠州超霸電池廠工人鎘含量超標的事,不可能存在任何隱瞞。金山電池已採取完全負責任的態度處理是次事 件。

香港的勞工團體不滿金山集團一再推卸責任,本月十日,趁金山舉行周年股東大會,到大會會場外示威,要求金山集團主席兼大股東羅仲榮向他們交待事件。

羅仲榮是香港有名的工業家,曾獲港英政府授勳,又獲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頒授金紫荊勳章,並委任為香港理工大學校董會主席和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

在示威者不斷高喊下,羅仲榮終於與示威者短暫會面,但他並沒有作任何承諾。在股東大會後,他向記者表示,集團已按照法律賠償給受鎘超標影響的工人,涉及開支達數百萬元。他還說,工人只是體內鎘含量偏高,並非鎘中毒。到目前為止,只有兩名工人證實輕微鎘中毒,廠方已向每人賠償一萬八千元人民幣。

不過,一萬八千元根本不足以彌補鎘對工人造成的傷害。何況只有兩名工人得到這筆賠償,其他被界定為鎘含量超標的工人,根本沒有賠償。

吳小姐說,被迫離開工廠的九十名工人,只獲發八千元,而且廠方還扣發她們八月份工資。她說,工人們現在很擔心未來的生活,因為鎘中毒會影響後代。鎘含量超標的工人中,有的女工在懷孕期間嬰兒夭折,還有女工的兩歲大小孩,驗出體內鎘含量超標,到現在仍不會走路和說話,還大量脫髮。

吳小姐說:像我都是剛高中畢業就到這個廠工作,已做了五、六年,有些更做了十年。我們主要都是湖南、江西等外省民工。很多女孩子都未找男朋友。那些鎘對我們的後代有影響,只要說是超霸工廠的工人,我們這些女孩子現在找男朋友也找不到了,對我們以後的生活確實影響太大了。我們現在的生活也成問題。

本台聯絡過金山集團,瞭解鎘中毒和工人被無理解僱的事。金山集團書面回覆本台,否認有要求工人終止合約,說工人都是自願申請解除勞動合約的。金山表示,在發現工人鎘含量偏高後,廠方特別增設自願離職安排,受影響工人可選擇自願申請解除合約,廠方會按年資補償,並發放醫療補助費。

金山又說,截至八月底,惠州兩家廠房約二千八百名工人中,約五百人證實鎘含量偏高,其中二百人被列為觀察對象,每年需要覆檢。現在仍有七十人在廣州和惠州的醫院治療。被列為觀察對象的工人可獲發八千元人民幣一次性補助金,其餘則獲發三千元。廠方正有秩序地安排其餘尚未接受檢查的員工檢查或覆檢,但金山沒有透露未接受檢查的員工人數。

受金山集團委託的公關公司負責人岑先生向本台粵語組記者表示,現在惠州兩家廠房已暫停鎘電池生產。他說:是暫停了鎘生產,現正調查工人鎘含量偏高的真實原因,在未找到原因前,不會恢復生產。

香港全球化監察編潘文翰指出,金山集團生產了電池數十年,沒有理由不知道鎘對工人有害。他認為,金山根本無心照顧工人。他說:由集團自己的反應可見,當事件曝光後,廠方把給工人的口罩改為防塵口罩,又向工人派工衣,及增設獨立休息間,讓工人休息時不用接觸鎘。如果你認為用紙口罩已足夠防備,為何現在要更換?很明顯原本是有問題的。金山做了這麼多年電池,由七十年代開始生產,公司沒可能不知道這個問題,很明顯他們無心照顧工人。

自去年十一月工人自行到省職業病醫院檢查,證實鎘含量超標至今,事件已擾攘了十個月。究竟金山集團到何時才肯向工人合理補償呢?(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惠州GP超霸公司隱暪工人中鎘毒
為何鎘中毒事件中工廠老闆能有恃無恐?
中國618電商節銷售額首降 大學生:荷包已空
歐盟版權規定對Shein有何影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