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汽車業開始感受中國威脅

標籤:

【大紀元9月26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木風報導)中國的生產成本優勢對美國經濟構造成了全面衝擊,美國的汽車行業屬於為數很少、被專家們認為是能夠躲避中國製造浪潮襲擊的一個安全島。但是,美國汽車業內人士警告說,這個安全島可能在10年內難以自保。 最近幾年,中國產品在美國市場上可以說是攻城略地,急速擴展,從玩具、服裝、紡織品、家具、電器、鋼鐵等一個行業擴展到另外一個行業,引起美國許多行業和部門的抱怨和恐慌。但是,到目前為止,美國的三大汽車公司不僅沒有受到中國的衝擊,反而由於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而獲得進軍中國的機會,並在那裡獲得了在世界其它地區難以得到的發展。

但是,一些專業人士認為,福特、通用和戴姆勒克萊斯勒這三大汽車公司的這種自鳴得意的心態,恐怕持續不了多久了。克萊斯勒集團首席執行長迪特爾﹒澤金(DIETER ZETSCHE)表示,用不了10年,中國生產的轎車就可能出現在美國車行的展示廳裡,就可能得到美國消費者的認可。

*中國汽車在美發展將比日韓快*

路透社引用澤金的話說:“我雖然認為,五年之內中國生產的汽車還不至於在美國市場上成為主導因素,但中國汽車在美國市場的發展速度,將比日本和韓國汽車在美國的發展速度要快。日本用了10到15年在美國市場佔住了腳,韓國汽車用了不到10年。相信中國汽車用的時間可能會更短。”

澤金所說的“中國生產的汽車”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外國汽車公司在中國生產的汽車,二是中外合資公司生產的汽車,三是中國汽車公司獨立生產的汽車。

許多專家對外國汽車公司利用中國作為生產基地生產汽車向美國市場出口的前景普遍感到樂觀。維吉尼亞共同體大學汽車經濟學教授喬治﹒霍弗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時候,表示了同樣的看法。他說:“10年之內,人們對在美國市場上看到中國生產的汽車。但不會是中國的品牌,而是外國已有的名牌。可能是美國的牌子,也可能是日本的牌子。”

霍弗認為,中國生產的汽車零部件已經大批進入了美國市場,隨後就會有汽車。其實現在就有外國公司在中國生產汽車而在中國以外銷售。日本本田汽車公司在廣州開辦的工廠主要目的就是出口。

加拿大汽車工人協會主席巴茨﹒哈爾格羅夫在芝加哥汽車公司高峰會上表示,雖然中國汽車的質量還是個問題,但中國汽車出口到美洲可能用不了多少時間。哈爾格羅夫表示,過去他認為這個過程大概需要10年,但現在看來,大概也就需要5、6年。

*中國汽車沒有過硬品牌*

不過剛剛退休的美國 但是,克雷特認為,從中國汽車公司現在的狀況來看,這一天還是相當遙遠的。克雷特說:“原因是中國還沒有真正的屬於本國的汽車工業。那些擁有公認品牌和公認的獨立產品的製造商,至少在現在看來,還非常有限,非常零散。這些廠家也非常缺乏資金,無法研製完整的產品系列,更談不上出口了。中國公司只有和外國廠家合作才能夠考慮汽車出口。”

因此,克雷特認為,在汽車工業方面,美國公司的命運肯定要比紡織業等行業的美國公司要幸運一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開車講電話 免持聽筒更危險
汽車色彩與車主性格
汽車駕駛技巧可降低油耗
聯合國貿發會:外資明年將擴大對亞洲投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