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投資中國 沒五年好光景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高嘉和台北報導〕因立場親綠,導致中國工廠遭到查稅的和大工業董事長沈國榮,最近正評估轉向到印度或越南等國家投資;他直言,在全球資金競相湧入下,中國的生產成本正不斷提高,且市場價格競爭急遽惡化,台商對中國的重要性正不斷減弱中,「台商未來在中國將沒有五年的好光景」,與其被邊緣化,甚至被政治因素打壓,不如轉進印度等新興市場,尋找下一個海外投資的迦南地。

今年6月初才正式接任民進黨台中縣黨部主委的沈國榮,從來不掩飾其親綠的政治立場。但他強調,政治活動僅限於台灣,到中國絕對是「高規格」遵守當地法律,以免被抓到小辮子,儘管如此,中國政府還是對他「另眼相看」。

沈國榮不太願意提及被查稅的事,但他還是抱怨,在對岸做生意,最好還是將政治傾向完全隱藏起來,否則對方想整你,一定整得到你。

他舉例,有個台商朋友因為部份廠房閒置,租給其他台商使用,彼此再攤提電費,這在台灣只是代收繳費的簡單問題,竟被當地主管單位查報違反營業項目 – 「偷賣電」,然後又擴大到「逃稅」,這罪名讓這位台商嚇得不得不落跑回台灣。

沈國榮說,在全球資金不斷湧入中國下,在中國投資成本正不斷被炒高,且內需無法趕上供給的成長下,中國不少產業都面臨著商品庫存增加的壓力。

以汽車產業為例,今年以來中國車市就出現幾次的大規模價格集體跳水(大降價 ),加上勞工愈來愈難管理,中國投資環境已大不如前。

沈國榮表示,過去中國被台商形容為流著奶與蜜的投資天堂,台商被捧為上賓,但現在台商對中國的重要性正不斷減弱中,未來可能沒有五年的好光景,加上中國對台灣始終不友善,那還不如去印度、越南等新興市場投資,這些國家勞工素質、成本都不比中國差,且是繼中國之後,未來成長潛力最大地區,「至少到這些國家投資,不會老是被暗地調查是不是支持獨立或統一」。

港澳人士網路申請入境放寬

〔記者施曉光台北報導〕配合電子化政府入口網站便民服務措施,入出境管理局最近放寬港、澳人士網路申請臨時入境停留者,在三個月內可以入出境二次。

根據修訂後的「香港澳門居民進入台灣地區及居留定居許可辦法」,符合上述條件的港、澳人士如果以網路申請核發臨時入境停留通知單,有效期間自核發之翌日起長達三個月,而且有效期間內可以入出境二次。

這項修正案近日報請內政部長蘇嘉全核定後即可公布施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