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新發現 B肝表面蛋白可偵測肝癌發生率

標籤:

【大紀元9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7日電)國家衛生研究院與成 大醫學院合作研究發現,B型肝炎病人的血液或肝臟中如果出現pre-S(B型肝炎表面蛋白)突變株,則在十年間有百分之五十六左右會演變成肝癌。

國家衛生研究院臨床研究組組主任蘇益仁與成大醫學院黎煥權、黃溫雅等人的研究顯示,pre-S的突變株在B型肝炎患者體內,會傳遞特殊的生物訊息,致使肝細胞損傷,慢慢發展為癌細胞。  

國衛院正與成大醫學院、疾管局及台大流病所合作,進行前瞻性的大規模研究,更進一步來證實此一發現。理論上,慢性B型肝炎病患可以接受驗血或肝細胞檢查,偵測體內是否有pre-S突變株的抗體,生技製藥業者亦可在基礎上,發展某些藥物阻斷pre-S突變株的作用,進而抑制肝癌的形成。  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美臨床學、肝病等四份重要國際期刊上,明天蘇益仁將舉行記者會,詳細說明此一研究成果。

相關新聞
有無肝炎 驗血分曉
中國人死亡規律圖 肺癌腦中風主要死因
尿液萃取物CDA2 可抗癌症
研究證實 人尿萃取物可抗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