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體看中國 江澤民准備辭職

標籤:

【大紀元9月9日訊】

連接收聽

紐約時報今天在頭版顯著位置報道了中國國家軍委主席江澤民准備辭職的消息。

紐約時報援引兩名不肯透露姓名、但和中共高層有聯系的中國官員的話說,江澤民這一辭職決定是在上星期的一個中共高層會議上宣布的。中國現任國家主席、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從2002年接班以來,前國家主席和總書記江澤民并未同時卸任國家和中共軍委主席的職務。中國政治出現非常奇怪的“雙主共治”結构。軍委主席是中國武裝力量的最高司令,中國憲法也沒有限制軍委主席的任期。

紐約時報的這篇報道還說,現在仍然不清楚,江澤民這次辭職表示是一個以退為進的斗爭策略、還是真的在党內巨大壓力下被迫交權。紐約時報這則報道評論說,如果胡錦濤接掌軍權的話,中國在處理香港、台灣等地區熱點問題上也許不會那么“蠻橫”,會更務實和技巧一些。

紐約時報同時也提醒讀者,不排除這則消息是中共內部有意向外界試探國內外反應。但無論如何,這至少證實了几個月來,中國在紀念鄧小平百年冥誕活動中所透露出的要求江澤民效法當年鄧小平的訊息絕非空穴來風。

8月19日北京出版的『瞭望東方』周刊公布了一張1992年拍攝的胡錦濤和鄧小平的合影。時隔12年,胡錦濤第一次公開這張暗示接班合法性的照片,其意不言自明。然而,最富有指針意義的,還是中國前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在最新出版的『求是』雜志上親自撰文“軍隊跟党走”,不談鄧小平的退休問題,卻以异常決絕的口吻重申鄧小平和中共的“党指揮槍”的原則。他說,“軍隊不能打自己的旗幟,更不能打某些人的旗幟。”

作為鄧小平時代的軍委副主席、通常被認為代表中共軍中元老聲音的遲浩田,如此罕見地發表党、軍關系這一重大國是問題的意見,是一個再清楚不過的訊號,顯示對中共政局仍然有著極大影響的軍隊元老在江澤民交班問題上已經形成共識,中共內部權力斗爭已到最后關頭。

盡管中共党內要求江澤民退位的呼聲越來越高,但報導引述對上周這場聚會有所知悉的消息人士看法表示,江澤民是否真的愿意下台,或他已和胡錦濤談妥交換條件,仍無法确知。中共的權力斗爭可能無限期持續下去,甚至會拖到2007年的十七大。

聯合國儿童基金會官員考察西藏

美國之音報道,聯合國儿童基金會執行主任卡羅‧貝拉米表示,西藏婦女和儿童在各個方面已經取得很大進步,但是仍有很多工作要做才能赶上中國其它地區。

過去10年來,西藏雖然在初級醫療衛生方面取得顯著進步,但西藏的孕產婦和嬰儿死亡率在中國仍居最高,嬰儿出生死亡率為千分之53,孕產婦的死亡率為十万分之400,超過全國平均數7倍。西藏家庭含碘鹽的食用率僅為39%,而中國其它地區則在95%以上。缺碘會導致人的智商下降10到15點。

世界遺產大會評估121項目中國有五

美國之音報道,今年夏天在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就121處世界遺產的保護狀況進行評估,以便重新确定《瀕危世界遺產名錄》。在這121個世界遺產中,中國就占了五個,跟秘魯和西班牙并列成為受評估項目最多的國家。

這五處世界遺產分別是:武當山古建筑群、蘇州古典園林、拉薩布達拉宮、明清皇宮和云南境內的三江并流。

在本屆世遺大會之前,中國還沒有任何世界遺產被列入瀕危名單。有報道說,由于只注重經濟開發而忽視維持傳統特色,中國的一些古跡遭到嚴重“毀容”。

奧運金牌得主訪港系北京政治舉措之一

BBC中文网報導,中國奧運選手代表團于9月6日抵達香港机場時,受到香港特首董建華和中國駐香港辦事處主任高祀仁香港的歡迎。

報導指出,香港的管治權力操在由北京選定的特區首長董建華手中。雖然如此,香港選舉仍然被看作是中國同香港的民主意愿接受民意的一次考驗。香港立法會即將在 9月12日舉行選舉,分析人士說,奧運金牌選手訪港是中國的一系列政治舉措之一,旨在為親北京的政党爭取選民支持,借此鼓動民族主義情緒。

分析家們認為,在香港去年7月1日數十万人游行挑戰香港政府以后,中國派出奧運代表到香港,發動魅力攻勢,在香港激發民族主義情緒。

中國文化動向:閱讀減少,熱衷娛樂

過去五年間,中國人平均閱讀量出現下降。原因可能有兩條,一是中國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每日匆忙只好壓縮讀書讀雜志的時間;二是更多中國人宁愿娛樂,也不愿花時間閱讀了。

去年,中國只有51.7%的識字國民讀書,這一比例比1998年下降了8.7個百分點。同時,人們讀雜志的比率更比五年前下降了一半之多。

中國人在上世紀的7、80年代曾經如飢似渴地閱讀文學和其他書籍,但現在情形變化了,人們似乎更喜歡娛樂而不是閱讀。

路透社報道說,中國現在城市街角的報刊亭里,滿是充滿明星照片和漂亮模特的時尚和生活雜志,吸引那些中國新興“雅皮族”。

一名中國高級宣傳官員在本周向海外資本保證說,中國計划在年底前開放向來被嚴格控制的書店零售和圖書分銷市場。但出版業和其他關鍵部門仍不准備開放,中國在最后被迫全面開放前,仍然繼續嚴格控制報紙、廣播、和書籍出版。人們听什么、看什么或者能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對于維持党的控制太重要了。

西方媒體巨頭如德國的貝塔斯曼、美國的時代華納和VIACom、澳大利亞的新聞集團等等十几年來都在苦苦奮斗,試圖或者已經進入了中國的部分媒體市場。

中國去年的出版市場總值高達1070億人民幣。在稍早前傳出与中國最大网上書店“當當网”合作失敗的消息后,美國最大的网上書店亞馬遜本周也宣布,她以 7500万美元代价成功收購中國最大的网上音像圖書銷售商“卓越网”,從而進入了這個以用戶規模而論位居世界第二的互聯网市場。

(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臺)(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西方媒體看中國 第74集
西方媒體報導蔣彥永近況和內情
西方媒體看中國 第75集
西方媒體看中國 第76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