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養殖黃鰭鮪 「大」有突破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立法╱東港報導〕農委會水試所昨天發表黃鰭鮪的人工養殖技術成果。水試所所長蘇偉成表示,水試所生技組前後耗費二年多時間,成功將黃鰭鮪的幼魚,從不到一公斤重的體型養殖至三十多公斤重的上市規格,這是國內鮪類養殖技術重大突破。

蘇偉成強調,擁有人工養殖關鍵技術後,在此一基礎上,台灣在未來二、三年內就能達到「完全養殖」黃鰭鮪目標,從自行繁殖魚苗到控制成魚產量及品質,對台灣整體產業發展及海洋鮪類復育工作都具有正面意義。

此外,蘇偉成指出,傳統沈底式人工魚礁的聚魚效果只針對底棲性魚類,無法留住旗魚、鬼頭刀、鰹魚及鮪魚等洄游於大洋中層的高經濟魚類,設在高雄的水試所沿近海資源研究中心為此專責研發出中層人工浮魚礁,已陸續在台灣西南海域投放十二組進行實驗。

人工浮魚礁是一種藉由水泥塊、纜繩及浮球所構成的浮魚礁,置放於海中深約一百五十米處,眾多浮球長時間附著大量海藻、海菜,自然會在大洋中層形成聚魚效果,成功吸引洄游性魚類棲息,根據連續幾年來的調查,浮魚礁每年平均帶來超過一千噸的魚產,其中又以黃鰭鮪幼魚佔三成五,數量最多。

水試所強調,人工養殖黃鰭鮪與人工浮魚礁相輔相成,為台灣鮪魚產業發展豎立新的里程碑。

水試所昨天並在東港生技組舉辦黃鰭鮪養殖成果品嚐會,農委會副主委李健全、立委曹啟鴻及高屏地區許多產官學界人士均應邀與會,人工養殖的黃鰭鮪油脂豐富,口感不輸野生品種,獲得在場人士不錯的口碑。

李健全指出,鮪魚是世界性的水產品,各大洋沿岸國紛紛組成委員會並採限額捕撈以保護這項海洋資源,未來從大海捕撈的鮪魚數量勢必減少,台灣若能自行繁殖黃鰭鮪,不但商機無限,也可為我國盡一份保育鮪類資源的國際責任。

養殖鮪搶飯碗 漁民憂心

〔記者李立法╱屏東報導〕水產試驗所在黃鰭鮪的人工「完全養殖」技術,又向前邁進一大步,水試所有信心在幾年內,台灣水產界便能自行繁殖黃鰭鮪,但這項人工養殖技術的進展,卻讓維持近三十年的東港遠洋鮪釣業者感到憂慮,擔心人工養殖鮪魚將嚴重衝擊延繩釣鮪魚市場。

水試所所長蘇偉成則認為,鮪類全球市場需求量十分龐大,未來從海洋捕撈的鮪魚數量勢必會越來越少,發展人工養殖供應市場所需是必然的趨勢,養殖鮪魚不但不會衝擊鮪釣市場,反而替產業另闢出路。

東港魚市場主任林漢丑指出,東港鮪釣事業發達,鮪魚每年為東港當地漁民帶來超過二十億元的產值,是東港漁村的重要經濟命脈,其中又以黃鰭鮪為最大宗,幾乎佔年產量的六成,其次為大目鮪與黑鮪魚,假如黃鰭鮪可以進行人工完全繁殖,許多遠洋漁民擔心維持了三十年的東港鮪釣業,從此將會逐漸走向沒落。

東港一位陳姓漁民說,台灣是鮪魚業大國,鮪釣作業基地遍佈全球,主要集中在太平洋與印度洋,黃鰭鮪是台灣鮪釣漁獲的主力,估計全年產值超過百億元,漁民投入的漁船、人員設備相當可觀,一旦養殖鮪魚進軍市場,勢必對現在的鮪釣市場造成相當大的衝擊,在照顧漁民的前提下,政府實在應該未雨綢繆,不能一味開發養殖技術,忽視漁民的隱憂。

部份漁民則建議,養殖鮪魚上市前,政府應做好市場區隔,清楚標示養殖與現撈的鮪魚有何不同,既讓消費者選擇時有所憑據,也不會引發市場上人工與海釣黃鰭鮪價格上的爭議。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