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养殖黄鳍鲔 “大”有突破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1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李立法╱东港报导〕农委会水试所昨天发表黄鳍鲔的人工养殖技术成果。水试所所长苏伟成表示,水试所生技组前后耗费二年多时间,成功将黄鳍鲔的幼鱼,从不到一公斤重的体型养殖至三十多公斤重的上市规格,这是国内鲔类养殖技术重大突破。

苏伟成强调,拥有人工养殖关键技术后,在此一基础上,台湾在未来二、三年内就能达到“完全养殖”黄鳍鲔目标,从自行繁殖鱼苗到控制成鱼产量及品质,对台湾整体产业发展及海洋鲔类复育工作都具有正面意义。

此外,苏伟成指出,传统沈底式人工鱼礁的聚鱼效果只针对底栖性鱼类,无法留住旗鱼、鬼头刀、鲣鱼及鲔鱼等洄游于大洋中层的高经济鱼类,设在高雄的水试所沿近海资源研究中心为此专责研发出中层人工浮鱼礁,已陆续在台湾西南海域投放十二组进行实验。

人工浮鱼礁是一种藉由水泥块、缆绳及浮球所构成的浮鱼礁,置放于海中深约一百五十米处,众多浮球长时间附着大量海藻、海菜,自然会在大洋中层形成聚鱼效果,成功吸引洄游性鱼类栖息,根据连续几年来的调查,浮鱼礁每年平均带来超过一千吨的鱼产,其中又以黄鳍鲔幼鱼占三成五,数量最多。

水试所强调,人工养殖黄鳍鲔与人工浮鱼礁相辅相成,为台湾鲔鱼产业发展竖立新的里程碑。

水试所昨天并在东港生技组举办黄鳍鲔养殖成果品尝会,农委会副主委李健全、立委曹启鸿及高屏地区许多产官学界人士均应邀与会,人工养殖的黄鳍鲔油脂丰富,口感不输野生品种,获得在场人士不错的口碑。

李健全指出,鲔鱼是世界性的水产品,各大洋沿岸国纷纷组成委员会并采限额捕捞以保护这项海洋资源,未来从大海捕捞的鲔鱼数量势必减少,台湾若能自行繁殖黄鳍鲔,不但商机无限,也可为我国尽一份保育鲔类资源的国际责任。

养殖鲔抢饭碗 渔民忧心

〔记者李立法╱屏东报导〕水产试验所在黄鳍鲔的人工“完全养殖”技术,又向前迈进一大步,水试所有信心在几年内,台湾水产界便能自行繁殖黄鳍鲔,但这项人工养殖技术的进展,却让维持近三十年的东港远洋鲔钓业者感到忧虑,担心人工养殖鲔鱼将严重冲击延绳钓鲔鱼市场。

水试所所长苏伟成则认为,鲔类全球市场需求量十分庞大,未来从海洋捕捞的鲔鱼数量势必会越来越少,发展人工养殖供应市场所需是必然的趋势,养殖鲔鱼不但不会冲击鲔钓市场,反而替产业另辟出路。

东港鱼市场主任林汉丑指出,东港鲔钓事业发达,鲔鱼每年为东港当地渔民带来超过二十亿元的产值,是东港渔村的重要经济命脉,其中又以黄鳍鲔为最大宗,几乎占年产量的六成,其次为大目鲔与黑鲔鱼,假如黄鳍鲔可以进行人工完全繁殖,许多远洋渔民担心维持了三十年的东港鲔钓业,从此将会逐渐走向没落。

东港一位陈姓渔民说,台湾是鲔鱼业大国,鲔钓作业基地遍布全球,主要集中在太平洋与印度洋,黄鳍鲔是台湾鲔钓渔获的主力,估计全年产值超过百亿元,渔民投入的渔船、人员设备相当可观,一旦养殖鲔鱼进军市场,势必对现在的鲔钓市场造成相当大的冲击,在照顾渔民的前提下,政府实在应该未雨绸缪,不能一味开发养殖技术,忽视渔民的隐忧。

部分渔民则建议,养殖鲔鱼上市前,政府应做好市场区隔,清楚标示养殖与现捞的鲔鱼有何不同,既让消费者选择时有所凭据,也不会引发市场上人工与海钓黄鳍鲔价格上的争议。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