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對歐關係 亞洲政策不變

標籤:

【大紀元1月21日訊】(自由時報陳成良特譯) 隨著美國總統布什展開第二任期,未來四年美國與歐亞兩洲的互動關係,備受矚目。分析家指出,亞洲國家希望布什第二任期可以將亞洲放在更優先位置,但並不預期華府的外交政策會大幅改弦更張。此外,布什在第二任期應會尋求改善與歐洲國家的關係,但大西洋兩岸出現新摩擦的風險仍相當高。

布什第一任期內,對亞洲的關注都被伊拉克和反恐戰爭所掩蓋。他的亞洲外交,受挫於區域內普遍不歡迎布什對伊拉克發動戰爭,以及亞洲回教區域內對反恐活動的搖擺不定。儘管在許多國家遭遇到激烈批評,區域領袖並不預期布什會顯著更動他的外交政策優先順序。但是,他們希望布什最好不要以為再次獲得美國人民的付託就可以為所欲為,忽視盟邦的建議,在國際外交上採取更單邊主義的路線。華府布魯金斯研究所的外交專家史坦柏格說,布什展開第二任期後,一定會有些改變。他評論說:「仔細分析顯示,我們會看到延續和改變的巧妙穿插。」

他說,延續的部分彰顯在國家安全核心團隊大致都從第一任政府而來,他們將維持「強硬對付美國敵人的積極策略」。改變部分則是基於布什政府非常投入不受歡迎的伊拉克戰爭,以至於他必須從海外得到支持,特別是亞洲。

分析家認為,布什第二任期會重視與中國在匯率及貿易逆差問題上的合作,而不希望與中國在台灣問題上出現對立;在台灣問題上保持低調,對美中雙方都有利。布什第二任期的美中關係將以維持穩定為主軸,但台灣與伊朗問題仍可能為兩國關係增添變數。

美國國務卿提名人萊絲19日將伊朗與北韓等六個國家稱為「專制前哨站」,顯示布什政府在北韓核子問題上的立場不太可能軟化。而伊朗與中國關係密切,布什若對疑似發展核武的伊朗採取強硬行動,勢必衝擊美中關係。

在美歐關係方面,近年來,歐洲與美國在政治、經濟等領域爭吵和摩擦不斷。在伊拉克、伊朗、中東和平進程等問題上,美歐的立場明顯不同。而在美歐關係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雙方在伊拉克問題上出現重大分歧。布什當選連任後,隨即宣佈他將於2月訪問歐洲,這將是他宣誓就職後,第一次出國訪問,顯示布什尋求消除大西洋兩岸嫌隙。

華府智庫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的歐洲部主任塞爾法蒂認為,布什已表明他會改善美歐關係,歐洲國家若希望布什不要重拾分化歐洲的策略,應予以正面回應。(取材自法新社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阿米蒂奇出訪土耳其約旦敘利亞
美法院禁止限制進口中國紡織品
巴格達省長被刺殺 白宮譴責兇手
財經簡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