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遏止一粒眠毒品大量輸出 台灣反毒大貢獻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亦偉台北二十一日電)台灣刑事局今天查獲以男子林錦明為首「一粒眠」毒品產銷集團,共起獲四百萬顆「一粒眠」。治安單位研析,「一粒眠」的使用以東南亞國家較風行,由於每粒藥丸獲利可達四十倍,近來出現「台灣製毒、前進東南亞」的趨勢,檢警這次成功遏止毒品繼續輸出,有助提升中華民國緝毒形象。

一名刑事局緝毒幹員表示,台灣搖頭族俗稱「紅豆」的一粒眠,是去年一月才經行政院公告為四級毒品,屬中樞神經抑制劑 (具鎮靜效果),一般搖頭族到酒吧狂歡時,會先服用俗稱搖頭丸的MDMA、K他命等「求High 」,待狂歡後再以一粒眠「解High」。

根據調查局緝毒中心資料,目前一粒眠每顆生產成本不到五元,但賣給搖頭族,一顆叫價約兩百元,成本低廉但轉手確有近四十倍的暴利,也因此使一粒眠成為台灣毒梟的新搶手貨。

衛生署資料顯示,一粒眠「Erimin」的主要成分為硝鉀西泮 (目前是管制藥品),臨床醫療用以治療焦慮、失眠、酒精戒斷等病症,長期服用會成癮,易造成注意力及記憶功能障礙等;警方多次破案實例也發現,一粒眠若與酒精一併服用,藥效增強,易被濫用為強姦藥片,提高危險性。

台北地檢署緝毒專組主任檢察官陳大偉表示,一粒眠最早出現在馬來西亞,因馬國學生及搖頭族嚴重濫用,遭馬國政府下令嚴查,毒梟為避險,逐漸將製造技術轉移到台灣,製作成品後再走私回馬國販賣牟取暴利,因為全球各區域屬性不同,一粒眠目前仍以東南亞較為流行,歐美與台灣、日本反而較不流行,但台灣確被毒販當做「製毒基地」。

他指出,檢警去年同期查獲陳寶文販毒集團,就發現台灣毒販以「在台製造、輸出東南亞」的模式,大量外銷毒品至東南亞國家,也正因為一粒眠屬新興毒品,因此毒販在製作過程中,須要有化學、藥學背景的人協助犯案,因此在陳寶文集團、林錦明集團中,都有藥劑師共犯。

至於製售管道,以陳寶文集團為例,有大學學歷的陳嫌,利用早年曾從事國貿的人脈,輾轉與馬來西亞毒梟搭上線,以挾帶闖關、食品進出口等模式掩護犯案。在台灣內部,則會透過搖頭族口耳相傳在各大搖頭酒吧販賣。此外,檢警也曾在中部破獲過以合法製藥廠掩護、非法製一粒眠的案件。

檢警表示,連破獲陳、林兩個在亞洲堪稱一粒眠毒品最大集團後,因上游製販人員已被一網打盡,一粒眠毒品的產銷勢必可有效控制,中華民國的掃蕩成果不但洗刷「台灣是毒品輸出國」的不實指控,也為國際反毒戰爭提供實質且有力的貢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