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謙剖析趙追悼會中共三方案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1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辛菲採訪報導】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17日病逝,前中共最重要的官方史學家之一、《晚年周恩來》作者高文謙認為,中共是否給趙紫陽開公開的官方追悼會,要看海內外的反應。目前海內外呼聲很强烈,給中共官方造成很大的壓力。胡溫現在壓制民衆中自發的悼念活動,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高文謙指出,趙紫陽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領導人,是第一線的執行者,在推行經濟改革的同時,推進政治體制的改革。他又指趙在「六四」歷史的緊要關頭,提出「在民主和法制的軌道上解決問題」,趙不顧個人的榮辱得失,毅然站在了人民的一邊,與已故中共領導人鄧小平的鎮壓決策分道揚鑣。而且趙爲了堅持自己的信念,寧可被囚禁至死,也絕不低頭認錯,這種風骨和氣節,代表著中共黨內的良知,可以名垂青史。

三手準備解困

對於中共官方還未決定是否為趙紫陽開追悼會,高文謙分析,實際上,他們已經做了幾手準備,應付可能出現的情況。第一種方案是舉行類似像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的葬禮,全面公正地對趙作出歷史評價,給趙恢復名譽。這一點是「六四」後,海內外有良知的中國人一直不斷地在要求做的。中共目前是不會接受這一方案的。若接受,一定是在中國大變的前夕或者中共準備在政治改革上邁出重大的一步。

第二種方案是低規格開追悼會,部分地評價趙紫陽功過,既肯定趙在80年代改革開放中所作出的貢獻,同時繼續堅持趙犯了所謂「支持動亂」和「分裂黨」的嚴重錯誤。此評價,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給趙恢復名譽,因爲「六四」後,趙從政治舞台上完全消失了,從未再被提過,在官方的會議、講話、文件中,趙紫陽都被一筆勾掉,好像這個人根本不存在似的,使得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趙紫陽了。不過,這也是中共官方所不願意的。

第三種方案是根本不開官方的追悼會,能拖就拖,能混過去就混過去。中共中央現在就想採用此方案,也就是說,在新華社發出幾十個字有關趙紫陽病逝的一句話新聞後,不了了之。他們認爲第三種方案在政治上震動最小,對他們最有利。因爲若開追悼會,就要對趙紫陽有所評價,這是令他們頭疼的事,處於兩難的境地。一方面,在悼詞中不得不肯定趙紫陽在80年代的改革開放中所作出的貢獻,但也一定要講趙紫陽在「六四」中犯的所謂的「嚴重錯誤」;不講的話,中共中央擔心會造成誤導,好像他們對「六四」問題有所鬆動,但是追悼會上講「功」是應該的,再講「過」的話,就不太合時宜了。

海內外齊施壓

高文謙認爲海內外的反應會影響中央的決定,他說:「官方目前在看海內外的反應,看呼聲是否强烈,如果强烈的話,他們可能不得不採取第二種方案,開個小型低調的追悼會。如果海內外的呼聲不那麽强烈,能拖過去,他們就乾脆不開了,迴避對趙紫陽評價這個難題。」
高文謙指出,海外對趙紫陽的病逝,輿論呼聲還是很强烈的。除了海內外民間的呼聲外,還有外國政府和政要均紛紛對趙的過世表示悼念,美國國務院、白宮,還有其他國家,如日本、葡萄牙、南韓等國的領導人,對趙的評價都很高,稱頌他在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中所起的巨大作用,說他具有巨大的道德勇氣。

高文謙說:「這些都會給中共官方造成很大的壓力,既然你標榜中國是個大國,要融入國際社會,就必須要跟這些國家打交道,而他們對趙紫陽評價這麽高,你想不了了之也很困難。所以官方不得不顧忌國際影響。」

高文謙指出:「經過16年的囚禁,趙紫陽在政治上的影響力已經式微,中國社會的世道人心也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但是趙紫陽仍然具有道德上的感召力,他的去世和『六四』國殤依然牽動人心。特別是『六四』之後,趙紫陽不向鄧小平的鎮壓決策低頭,這使他在道德上保持了一種很高的地位。此外,雖然老百姓的心態跟80年代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但實際上民心並沒有死。造成這種表面上人心冷漠的局面,是和中共官方極力封殺壓制分不開的。」
他續說:「最近中共當局採取了各種各樣的暴力手段阻止人們參加悼念活動,比如鮑彤夫婦被强行阻止參加悼念活動,鮑彤的夫人還被推倒在地,劉曉波、江棋生等被堵在家裏不讓出來,林牧被綁架等等,都說明了這一點。」

刻意製假輿論

他說:「另外,中共官方在刻意造勢,左右海外輿論,極力造成一種趙紫陽已是過氣的人物,沒人關心印象。在這方面,香港《明報》等,這樣一些所謂的獨立媒體,實際上都是幫助大陸官方造這樣的輿論,給人們造成趙紫陽是過時的人物、他的去世難起大的風波。造這些輿論,目的就是爲了不開追悼會、不涉及對趙紫陽的評價。」

高文謙認為如何處理好趙紫陽的喪事,是對胡錦濤、溫家寶中共第四代領導人政治智慧的重大考驗。當年毛澤東罔顧黨心民意,拒不參加周恩來的追悼會,結果引起衆怒,爆發「四五」運動,敲響了「文革」的喪鐘。而鄧小平本來就在廢黜胡耀邦的問題上欠了帳,在胡的悼詞上,鄧拒不接受黨內外多數人的呼聲,還胡耀邦一個公道,還發表了充滿殺氣的「4.25講話」,導致聲勢更爲浩大的抗議示威活動,最後不得不以「六四」血腥鎮壓收場,「我用兩個歷史事實說明胡溫現在壓制民衆中自發的悼念活動,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弄不好走毛鄧的老路,因爲從權威、手段、人望的角度,胡溫都遠遠不如毛鄧,毛鄧違背民意,尚且要遭到歷史的懲罰,更何況胡溫呢?」

離國告別中共

高文謙表示,對於目前的「退黨」現象和「告別中共」的活動以及民間的維權運動的興起,感到很高興,這表現了中國民衆不甘被共產黨壓迫,挺身而出,用實際行動來反抗,非常令人鼓舞。整個趨勢發展下去的話,就是中共走向滅亡、崩潰。而他個人選擇到美國來,是用實際行動「告別中共」。

高文謙是前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室務委員、周恩來生平研究組組長,參與編寫中共官方的《周恩來年譜》、《周恩來傳》和《毛澤東傳》等書,也是《晚年周恩來》一書的作者。他在《晚》一書中披露了大量歷史文獻檔案和採訪當事人的談話記錄,其中有不少是中共當局諱莫如深和首次面世的歷史資料,在許多問題上顛覆了官方長期以來對周恩來的說法。
高文謙後來赴美國,曾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華盛頓伍德.威爾遜研究中心和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所擔任訪問學者。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高文謙:奉勸胡溫,莫學毛鄧
【專訪】高文謙析趙追悼會中共三方案
高文謙:「有功有過」論可以休矣
【開放簽名】《悼念趙紫陽,保衛公民權》聯名呼籲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