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二十七日全球財經要聞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月27日訊】

**美聯準會下週會議料將升息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即將在下週召開決策會議,雖然從去年6月以來已經升息多次,但是官員們對美國經濟現狀及貨幣政策進程,均表示滿意,因此市場預料,聯準會官員很可能在這次會議中,再度調升基本利息一碼。

**美貿易、預算赤字 雙創新高
根據聯合國一月二十五號公布的「2005年全球經濟形勢及展望報告」數字顯示,美國2004年貿易赤字預估達到6千億美元,已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因為負債情形日趨嚴重,已經迫使美國政府不但承諾要藉由減少未來的預算支出,以縮小赤字,也積極呼籲中國大陸重新估算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以減輕雙方貿易嚴重失衡的情勢。

**SBC通訊公司第四季獲利衰退17%
美國第二大電話通訊公司SBC通訊公司公佈第四季財報,由於公司建制防火牆的成本增加,加上開發電池的成本費用上升等情況下,公司第四季盈餘比去年同期衰退了17%。

**意法半導體第四季獲利增30%
歐洲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意法半導體一月二十六號表示,因為公司移動電話與數位商品的接單及銷售有所成長,使公司去年第四季營收比前年成長10.2%,獲利比前年同期增加3成,每股盈餘達到20美分,高於市場分析師的預測值。

**OPEC主席指目前尚不需減產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主席一月二十六號公開表示,美國冬季燃油需求及地緣政治不安定,是推升國際油價的部分原因。而目前這些因素還沒有消失或是明朗化,所以目前還不是減產原油的適當時機。他並且指出,跡象顯示,其他OPEC成員也有同樣的想法,而市場分析師認為,以目前的油價來看,OPEC應該不會打算減產。

**美議員籲政府調查IBM個人電腦出售案
美國共和黨國會議員致函向財政部長斯諾,信中指出美國IBM公司即將出售個人電腦事業部門,給予中國聯想集團一案,將有三點疑慮「第一,這筆交易可能將美國的先進技術和IBM公司的資產,轉移給中國政府;第二,這筆交易可能把應該取得授權,或是出口限制的技術,轉移給中國政府;第三,這筆交易可能導致某個涉及美國政府機構的個人電腦設備採購合約,變成由中國政府參與完成。」所以建議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應該延長調查此案,並且加強調查本收購案是否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因為擔心中國商業間諜,可能利用IBM在北卡羅來納州的設備從事商業間諜活動,將竊取得來的科技,應用在軍事用途上。

**甲骨文調高2006會計年度獲利預估
全球最大的數據庫軟件商甲骨文一月二十六號表示,公司在完成收購同業仁科公司之後,客戶規模增長,所以預估2006會計年度該公司每股盈餘將可成長22%到28%,每股盈餘將介於76美分到80美分之間,高於分析師的預估的平均值。而甲骨文最大的競爭對手為德國思愛普公司,宣稱未來將放棄部份利潤,以擴大在美國市場的市場佔有率,計畫將從目前的40%提高到50%。

**波音盼歐洲停止補助飛機製造商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飛機製造商波音公司一月二十六號再度呼籲歐洲終止對特定航太工業公司的補助與減稅優惠,讓市場競爭更趨公平合理,以避免進行煩瑣的世界貿易組織仲裁程序。而在本月稍早,美國與歐盟官員已經達成協議,未來不再以任何名目核發補助金給波音或空中巴士,放手讓兩家航太大廠公平競爭,但是已經批准的補助卻仍然照舊,因此美國波音再度提出呼籲。

**人民幣匯率應由市場決定
在七大工業國集會的前夕,美總統布什表示,要解決貿易失衡的問題,必須讓市場的供需決定人民幣匯率,他指出,華府過去不斷針對這個問題,向中國北京政府施壓,因為中國藉由實行人民幣緊釘美元匯率的制度,壓低人民幣匯率,以取得出口競爭優勢,造成不公平競爭。

**歐美銀行進軍亞洲金融市場
根據亞洲華爾街日報報導,在經歷過亞洲金融風暴後,歐美各主要商業銀行,再度表現出進軍亞洲金融市場的高度興趣,將藉由投資入股亞洲銀行的方式,進軍亞洲市場。目前傳出有意在亞洲佈局的銀行,包括摩根大通銀行、美國銀行、德意志銀行和荷蘭ING集團。金融界人士表示,歐美銀行主要看中亞洲地區的經濟,有著亮麗的前景,尤其是消費能力和企業貸款的需求增加。不過,歐美各大商業銀行在亞洲及中國的佈局,也面臨著龐大的風險。最耽心的事,包括了中國銀行的財務報表,充斥著錯誤的數據和造假的會計帳目,因而在地雷處處的中國市場發展,也顯得格外謹慎。

**中國經濟學家:對美元失去信心
根據美聯社的報導,中國經濟學家樊綱指出,由於美元不斷的貶值,已經讓中國對美元的穩定性,失去了信心。目前中國所面臨的問題,是如何調整人民幣緊釘美元匯率,轉而和歐元、日圓和美元等一籃子貨幣掛勾。由於中國採取8.3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的匯率,長達十年之久,美元不斷貶值,使得人民幣一直面臨升值的壓力。

**中國TCL通訊暴增3億港元應收款
根據香港的財經媒體報導,在中國最大的彩色電視機生產廠商長虹公司,爆發40多億元巨額應收款事件後,中國前3大移動通訊製造商TCL通訊,在總經理離職後,突然暴增2筆合計超過3億港元的應收帳款,單筆金額超過市值的8%,引起市場的多方揣測,TCL的股價也因此重挫超過14%。大陸的手機廠商,雖然在2003年一度取得銷售量和市佔率的勝利,但是隨著國際大廠的反撲,不少中國業者的營收和獲利都嚴重衰退,甚至出現虧損。TCL去年上半年的營收,就比前年衰退3成,獲利也下滑了34%。

**中國液晶顯示器產量超越映像管
環球資源企業網27號報導,根據科技研究機構的初步統計數據,2004年中國境內的液晶顯示器產量是4千4百60萬台,第一次超越映像管顯示器的數量,成長率達到42%。預估未來5年,中國液晶顯示器市場的平均成長率將達到10%,佔顯示器市場的比重,將從2003年的19%,提高到2008年的89%。

**本季台灣筆記型電腦出貨將衰退14%
根據台灣資策會的預測,由於英特爾的低階處理器和晶片組的缺貨情形尚未紓解,今年第一季台灣筆記型電腦的出貨量,將比去年第四季衰退14%。去年全球筆記型電腦,總共銷售4千6百11萬台,台商出貨3千3百34萬台,占有率高達72.3%。預測今年全球的銷量是5千4百98萬台,台商的佔有率將提高為74.5%,主要的訂單將集中在廣達、仁寶、英業達和緯創等大廠。

**索尼第三季集團淨利成長55%
全球第二大的消費者電子製造商索尼公司表示,去年10~12月的第三季度,集團淨利比前年同期成長55%,達到1千4百38億日圓,不過,主力的電子部門營利只有4百94億日圓,衰退了23%。雖然索尼針對年底的銷售旺季,集中推出新商品,但是受到電視、DVD錄放影機、V8攝影機等產品售價下跌的影響,使得收益出現衰退。

**京瓷第三季集團淨利減少17%
全球最大的IC陶瓷合金封裝業者京瓷公司發佈,由於銷售減少,第三季的集團營業額,達到2千9百21億日圓,比上年同期衰退2%,淨利1百46億日圓,衰退了17%。預估到今年3月底為止的全年集團淨利,將從8百50億日圓調降到5百90億日圓。

**韓國12月逾期償債人數量持續減少
韓國銀行協會表示,韓國12月的逾期債務人數,減少為3百60萬,連續第五個月減少;而信用卡用戶的逾期繳款人數,大約減少1萬7千人,達到2百43萬人,這似乎反映出各家銀行嚴格審核貸款、緊縮授信收到了效果,以及民眾償還能力的上升和自制能力的提高。韓國財政部長李憲宰表示,消費活動的擴大,證實韓國經濟的持續增長,確實增加了民眾的購物意願。

**Hynix去年DRAM營收全球第2名
根據韓國海力士公司指出,去年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的營業額成長68.3%,全球的市場佔有率,達到16.4%,再次回升到全球第2名,僅次於三星電子的28.8%,而原本位居第二名的美光,市佔率則從19.1%降為16.1%。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十二月二十八日全球財經要聞
十二月二十九日全球財經要聞
十二月三十日全球財經要聞
十二月三十一日全球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