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游揆︰民間反併吞聲浪 總統會聽到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金正、蘇永耀╱專訪

台灣行政院長游錫堃卸任在即,昨天接受本報專訪指出,面對中國「反分裂國家法」不友善動作,民間已有討論訂定「反併吞法」或於憲政層次載入反併吞條款,陳總統也聽到這樣的聲音;一旦民間匯集成流,他認為,將會影響中央政府政策。

對閣揆任內推動的台灣正名、追討黨產等政策,游院長強調已留下「正當性」的正面資產,絕大多數民眾都認為有必要;至於未來如何進行,他將尊重未來謝長廷院長的做法。

以下為專訪紀要:

朝小野大 局面沒改變

問:閣揆任內留下圓滿句點,但仍有法案與政策未能完成,主要原因為何?

答:任內還有法案與預算無法順利在立法院通過,本質原因仍是朝小野大,謝院長上任後除朝小野大,外界認為比較有空間的原因,在於未來三年雖也連年有選舉,但都不是中央級選舉,政黨或有合作空間,尤其國會能有變化,藍橘沒有成為一黨,將出現各種空間;不過,「萬變不離其宗」,朝小野大仍然主宰整個局勢。

問:未來謝內閣上路後,您任內推動政策將有所調整,如何看待這樣的發展?

答:時空轉變,議題也會轉變,謝院長上任後,我做為前任院長必須加以尊重;政策上如有任何改變,也是因為時間與空間的轉變,相信謝院長會以國家最高利益與人民最大福祉來考量。

問:縱然時空已有轉變,但您任內推動正名、黨產議題,如繼續擔任閣揆是否接續下去?

答:內閣已經進入看守階段,重大政策應要暫緩,等到二月一日新內閣上來再看如何處理;但我認為黨產與正名等方面,如沒有爭議,也是可以持續進行。

問:不問您未來式,但院長您如何看待任內推動正名與黨產的政績,是否有留下任何資產?

答:我認為這些都已經「建立正當性」。例如:大家都認為黨產一定要還,絕大多數民眾也對正名認為如此;另方面,雖然有很大正當性,目前仍有困難度時,也必須逐步加以解決;但我要重申,如何處理都應尊重謝院長。

涉外談話 遭媒體誤解

問:您在任行政院長期間,對部分涉外事務的談話,總統府似有不同看法,這是溝通不足,抑或是對總統外交權的認知差異?

答:有關「飛彈打中國上海」這件事情,並非我當時演講本意,這是受到媒體報導的影響,總統對此也已很了解;至於我在去年過境美國紐約講「美中對幹」,也非我平常的用語,但那是因為現場有五、六百位的熱情僑胞,情緒沸騰下的情境使然,這樣的講法並不妥,我也願意對此負起責任。

至於提出「Taiwan, ROC」;我必須說,當時過境友邦時對方政府以「China」稱呼台灣時,我們對外界報導已是「刻意淡化」;事實上,我到友邦任何地方,對方幾乎都是用「中國」這樣的簡稱來稱謂台灣;這是因為過去我們一直向這些國家力爭,希望「成為中國大陸唯一合法政權」,以前被稱呼「中國」,我們還認為這是「最忠實友邦」的表現,現在事過境遷,要改變對方政府的行為模式,談何容易。

回府任職 會更快上手

問:您將再任府秘書長,心情上與三年前有何不同,未來處理態度為何?

答:三年前我雖當過府秘書長,但這次經過行政院歷練與學習後再任,未來思考會更加周密,做事也會更加周延,例如我以前處理經發會與組織改造等議題,自己本身的了解還不夠透徹,還需要找人一起腦力激盪,以後將會更加了解,要找人也容易找對人,花的時間也不必那樣多;因此,對總統交辦的事情將可做得更好。

問:未來就任府秘書長,總統交辦您憲改與兩岸工作,您將如何處理?

答:由於朝小野大並沒有太大改變,未來推動憲改仍將困難重重,但我們會全力以赴,至於與兩岸關係的搭配,我會在總統定調的前提下,也就是不涉統獨與領土國號等進行憲改的處理。

中國粗暴 訂反分裂法

問:中國提出反分裂國家法的制台新武器,未來是否會在憲改層次上載入「反併吞」條款加以因應?

答:反分裂法是中國非常粗暴作為,這樣做一定會阻礙兩岸互動關係;尤其以此回應台灣的善意,更無助台海的穩定情勢,並傷害台灣人民感情,對此企圖改變台海現狀的舉措,政府也將透過外交等相關管道讓美國及友邦了解問題的嚴重。

我們一定要讓友邦充分了解,兩岸要和平便必須擱置爭議,交流對話,反分裂法絕對是一項爭議,我也非常遺憾,好不容易為方便台商,兩岸經過溝通協商展開過年包機,但很可惜地,反分裂法一提出,必然會前功盡棄。

至於在憲改層次是否載入反併吞條款,總統至今還沒有這樣的宣示與決定。但不可否認,民間已有很多學者與專家,對此正進行相關研討,也草擬「反併吞法」,這個我們已經注意到;我並認為,中國一旦出現粗暴做法,台灣人民必然會有所反應。

站在政府立場,我們希望讓兩岸爭議化解於無形,但也將視中國的立法動作與多少善意來回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