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游揆︰民间反并吞声浪 总统会听到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29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林金正、苏永耀╱专访

台湾行政院长游锡堃卸任在即,昨天接受本报专访指出,面对中国“反分裂国家法”不友善动作,民间已有讨论订定“反并吞法”或于宪政层次载入反并吞条款,陈总统也听到这样的声音;一旦民间汇集成流,他认为,将会影响中央政府政策。

对阁揆任内推动的台湾正名、追讨党产等政策,游院长强调已留下“正当性”的正面资产,绝大多数民众都认为有必要;至于未来如何进行,他将尊重未来谢长廷院长的做法。

以下为专访纪要:

朝小野大 局面没改变

问:阁揆任内留下圆满句点,但仍有法案与政策未能完成,主要原因为何?

答:任内还有法案与预算无法顺利在立法院通过,本质原因仍是朝小野大,谢院长上任后除朝小野大,外界认为比较有空间的原因,在于未来三年虽也连年有选举,但都不是中央级选举,政党或有合作空间,尤其国会能有变化,蓝橘没有成为一党,将出现各种空间;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朝小野大仍然主宰整个局势。

问:未来谢内阁上路后,您任内推动政策将有所调整,如何看待这样的发展?

答:时空转变,议题也会转变,谢院长上任后,我做为前任院长必须加以尊重;政策上如有任何改变,也是因为时间与空间的转变,相信谢院长会以国家最高利益与人民最大福祉来考量。

问:纵然时空已有转变,但您任内推动正名、党产议题,如继续担任阁揆是否接续下去?

答:内阁已经进入看守阶段,重大政策应要暂缓,等到二月一日新内阁上来再看如何处理;但我认为党产与正名等方面,如没有争议,也是可以持续进行。

问:不问您未来式,但院长您如何看待任内推动正名与党产的政绩,是否有留下任何资产?

答:我认为这些都已经“建立正当性”。例如:大家都认为党产一定要还,绝大多数民众也对正名认为如此;另方面,虽然有很大正当性,目前仍有困难度时,也必须逐步加以解决;但我要重申,如何处理都应尊重谢院长。

涉外谈话 遭媒体误解

问:您在任行政院长期间,对部分涉外事务的谈话,总统府似有不同看法,这是沟通不足,抑或是对总统外交权的认知差异?

答:有关“飞弹打中国上海”这件事情,并非我当时演讲本意,这是受到媒体报导的影响,总统对此也已很了解;至于我在去年过境美国纽约讲“美中对干”,也非我平常的用语,但那是因为现场有五、六百位的热情侨胞,情绪沸腾下的情境使然,这样的讲法并不妥,我也愿意对此负起责任。

至于提出“Taiwan, ROC”;我必须说,当时过境友邦时对方政府以“China”称呼台湾时,我们对外界报导已是“刻意淡化”;事实上,我到友邦任何地方,对方几乎都是用“中国”这样的简称来称谓台湾;这是因为过去我们一直向这些国家力争,希望“成为中国大陆唯一合法政权”,以前被称呼“中国”,我们还认为这是“最忠实友邦”的表现,现在事过境迁,要改变对方政府的行为模式,谈何容易。

回府任职 会更快上手

问:您将再任府秘书长,心情上与三年前有何不同,未来处理态度为何?

答:三年前我虽当过府秘书长,但这次经过行政院历练与学习后再任,未来思考会更加周密,做事也会更加周延,例如我以前处理经发会与组织改造等议题,自己本身的了解还不够透彻,还需要找人一起脑力激荡,以后将会更加了解,要找人也容易找对人,花的时间也不必那样多;因此,对总统交办的事情将可做得更好。

问:未来就任府秘书长,总统交办您宪改与两岸工作,您将如何处理?

答:由于朝小野大并没有太大改变,未来推动宪改仍将困难重重,但我们会全力以赴,至于与两岸关系的搭配,我会在总统定调的前提下,也就是不涉统独与领土国号等进行宪改的处理。

中国粗暴 订反分裂法

问:中国提出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台新武器,未来是否会在宪改层次上载入“反并吞”条款加以因应?

答:反分裂法是中国非常粗暴作为,这样做一定会阻碍两岸互动关系;尤其以此回应台湾的善意,更无助台海的稳定情势,并伤害台湾人民感情,对此企图改变台海现状的举措,政府也将透过外交等相关管道让美国及友邦了解问题的严重。

我们一定要让友邦充分了解,两岸要和平便必须搁置争议,交流对话,反分裂法绝对是一项争议,我也非常遗憾,好不容易为方便台商,两岸经过沟通协商展开过年包机,但很可惜地,反分裂法一提出,必然会前功尽弃。

至于在宪改层次是否载入反并吞条款,总统至今还没有这样的宣示与决定。但不可否认,民间已有很多学者与专家,对此正进行相关研讨,也草拟“反并吞法”,这个我们已经注意到;我并认为,中国一旦出现粗暴做法,台湾人民必然会有所反应。

站在政府立场,我们希望让两岸争议化解于无形,但也将视中国的立法动作与多少善意来回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