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華裔高中生:中美現行憲法歷史及異同

Ryan X. Mei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月3日訊】中國五千年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悠久,曾有漢唐風古 ,唐風宋韻,文化瑰寶不勝枚舉,曾有唐宋之時的文學昌盛,興國安邦。亦有明清之時的闊土遼原,兵強馬壯。是個不折不扣的歷史文明古國,大國,強國。現今卻走上了歷史的下坡路。而美國建國至今不過200餘年。而今國力強大,經濟繁榮,社會安定,自由祥和,政治穩定,國家民主而不失理性,處事強硬而不失正義,成為蘇聯解體至今的超級強國,成為世界各國爭先恐後學習效仿之典範。這和憲法不能說無任何關係。反之,正是在此條件保障下,各國才有正常的運作。但如果把國家看作靠齒輪運作的機器。中國的高速運轉了幾十年的蒸汽機卻也沒有能使中國有著像日本,台灣一樣的高速發展,為甚麼?

  因為中國的憲法,中國的憲政只是符合蒸汽機的皮條!

  而他國的憲政是在不斷進步的。面對美國的電動機器,信息機器,我們的皮條是不適時的。

 憲法起源

  憲法(或說法典,因為嚴謹的「憲法」只有到了資本主義文明時期才出現)的起源來看,最早的一部較完整的法典是罕默拉比法典。雖然不民主,但卻也規定了權利與義務。雖然不完善,卻也有了大致的維護社會的法律體系。但那畢竟是奴隸社會的維護統治和予以罪惡合法性的工具。

     追溯到清朝,一個中國人為之驕傲與自豪的時代,當西方先進國家爆發了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制度也隨之日趨完善之時,傳統的大清依舊在受封建君主制執拗的權力玩弄之下。的確,當時大清工業文明相對較之落後。但同樣應當看到的是,清王朝也在主動或被迫的亦步亦趨的向民主的資本主義世界靠攏。從憲法上看,就能很好地證明這一點.1908年的《欽定憲法大綱》 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首部憲法,也是亞洲歷史上的首部憲法。可謂之中國憲法起源甚至是亞洲的憲法起源。至於當時的日本,憲政上還是遠遠的落後於清王朝。這部憲法也為以後的亞洲任何一部新憲,提供了參考,奠定了雛形。它和中共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也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與影響。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建立在君主立憲制為基礎的憲政,是極不完善的。例如大綱第三條:欽定頒行法律及發交議案之權。凡法律雖經議院議決,而未奉詔批准頒布者,不能見諸施行 。

  又如:設官制祿及黜陟百司之權。用人之權,操之君上,而大臣輔弼之,議院不得干預。
  再如:統率陸海軍及編定軍制之權。君上調遣全國軍隊,制定常備兵額,得以全權執行。凡一切軍事,皆非議院所得干預。

      《欽定憲法大綱》共有君上大權14條,公民權利義務9條,這樣一來,君權大於民權,民權依然不能得以保證.正是因為這裡有了一個高於憲法的特殊階層的存在,這樣一個兩權分立的社會實際上得不到制約和平衡。即使議院有一點可憐的權利,實際上還要哈腰依附於皇族權利。

  但同時,封建君主確實也做出了較大讓步,有了一定的被歸入大綱的民主權利:
  比如附臣民權利義務中
  第二條:臣民於法律範圍以內,所有言論、著作、出版及集會、結社等事,均准其自由
  第三條: 臣民非按照法律所定,不加以逮捕、監禁、處罰。
  第六條:臣民之財產及居住,無故不加侵擾

     其中第三條與第六條,甚至是近100年後的今日中共都保證不了的。當然權力不是白來的,就連這些少得可憐的權利也是在1840 年後,受到北洋水師戰敗,八國聯軍侵略,火燒圓明園,逃離紫禁城,封建政權大大削弱,民族危機日益加重,而且維新變法的失敗,改革在挑戰中被塞進了廢紙簍。此等事實之下,迫於內外壓力而制訂出來得。

     而今中國憲法的實行部份(由於中國憲法的書面規定和實際執行間有很大差距,故在此稱之為實行部份)和大清早年制定《欽定憲法大綱》如出一轍,像言論、著作、出版及集會、結社根本得不到確實保證。,百姓沒有完整的財產權,無法成為獨立人中共本身就是享有君上大權的統治階層,特別是在中國百姓缺乏完全的財產權之情況下,實行憲法只是在維護自身統治之餘灑給民眾的一些糖果而已,讓大家滿足於中共的慷慨之中。

  在此同時期,美國已有了較完善的政治體系和憲法規定。美國的憲法起源部份來自英聯邦的憲政制度(那時英聯邦沒有一部書面的憲法)。由於美國是移民新生國家的原因,並沒有像中國憲政一樣冗長的歷史,有的話也只是他國的文化底蘊。但是美國有著特殊的本土資源,那就是殖民地制度。初期的美國人是在殖民地被以股份制的形勢下成為了私人財產的情況下,成為了獨立人,從經濟上不全附庸於英帝國,繼而自由,民主,私有化的概念深入每個人的心中。隨之在英聯邦的承認下,各個殖民地相繼成為獨立的可以自治的國家,即邦。

  1774年9月5日召開的第一屆大陸會議,是合眾國賴以孕育的直接母體。它由各殖民地民選議會選派的代表組成,其召開意味著以往互不相屬的殖民地已經變成了聯合殖民地,意味著立法機關的雛形已經形成。之後尚未建立新政府的10個殖民地先後建立新憲法,成立了美利堅合眾國。

  美國的憲法起源可以說是對本土資源的肯定,自由民主的追求,和對既有憲政制度的認可。其基礎是有大量擁有獨立財產權的百姓,並且是承認了全民,或準確地說是決大多說人的意願。其中與蘊含憲法建立的連續性和繼承性。

  國家建立

  談及憲法,必然要先建立一個國家。國家的建立便與憲法如何有著一定的裙帶關係。談及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建立,由於一黨獨裁,又少不了談到共產黨。1921年中國共產黨宣佈正式成立。共產主義是共產黨的理想,也是他們的堅持,共產主義講的是人民高度覺悟,極高的自我約束能力,人們和諧相處,實行按需分配。這樣,從立黨之初,共產黨就把人放在了超人的地位來認識。前蘇聯暴君斯大林說過一句:共產黨人都是有特殊材料製成的。那我們不是血肉之軀嗎?或是說心靈天生就比不是共產黨的人要更美好嗎?如果你確是比其他人特殊的話,那麼誰又知道你必定在將來會加入共產黨?。顯然是不合邏輯,但是社會主義中國就是在矛盾的理論中建立,成長的。

  從1921年共黨建立,到建立陝甘寧政府(實際是分裂民國),到後來的被圍剿,在之後的趁抗日之時發展壯大,任何一個時期都充斥著謊言和暴力革命。中國共產黨初期本身就是一個依附於蘇聯共產國際的一根支線.毛澤東講: 槍桿子裡出政權。從中至少看到兩點,主語是槍桿子,為他的擴大私人武裝找到了真理。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民主國家的政黨都是沒有軍隊的,只有國家才有,政府才有。而共產黨卻冒天下之大不韙而為之。滑天下之大稽,受輿論之指責,竟也依仗黨的「軍隊」「成功」的竊取了政權.。更甚者,他講的是槍桿子裡「出」政權,而非還人民政權。如此無異於以往歷朝歷代的叛變。

   如此說來,新中國的建立,首先是共產黨的叛國!!!!!!!!  我們都知道如果是一個流氓有它的職業準則,那一定是與正義不符的,一定是違背正義的,一定是利為他所某的,否則流氓早就自首或是洗手不幹,退而隱之了。國家也是一樣,一個流氓政府,一個流氓政權,制定法律又不允許人民參與,制定出來的怎麼會符合人民和國家發展?

  抗日時期,是民族的緊要關頭,中共卻實行:一分抗日,二分應付,七分發展。全國人民抗擊侵略之情空前高漲之時,這樣的一個政黨不顧國家的安危,人民生活的穩定。到了革命黨轉入執政黨的今日,又怎樣會揮筆在憲法寫下保障民權呢?

  在中共建黨之初,講的就是消滅資產階級,是代表工人階級的無產階級先鋒隊,事實上他們也是這樣做的。基本理論已然如此,不代表所有人或是說不代表絕大多數人,這樣的黨怎能民主,保障人權?更可怕的,而今共產黨竟然改口,宣稱其代表工人,有代表所有人民 ,首先是自身顛覆了共產黨的出家信仰。這樣出爾反爾,連「出身」也能改,還讓我們怎麼相信他要為人民謀福利,引領人民走向繁榮富強?而沒有自由,民主,公正的法律體制,怎麼能代表全體人民?

  由此,憲法中的一切權力在施行起來後,並不能夠得以有力貫徹,這就不難理解了。

  1776,是美國建國的年份,美國的憲法是在17世紀上就有了一定的思想基礎的。從1620年9月,102名清教徒乘「五月花號船」向北美進發,兩個月後抵達科德角,建立了普利茅斯殖民地。簽訂《五月花公約》,到獨立宣言,再到邦聯和永久聯合條例》,最後是《聯合國憲法》,充分反映了殖民地人民政治觀念的形成與發展過程,這就是通過分權制衡實現有限政府、通過有限政府最大限度的保障個人的權利與自由。美國的建立之初,人民腦中充斥著自由卻也清醒地認識到需要權利的制衡與協商。從州權、公民權、「多數人的專制」、「過分的民主」、「暴民」,到奴隸身上的投資、土地投機者的利益、航運業集團利益,幾乎在所有相關問題上都存在著衝突。但事實顯示需要一個有限政府受到其他獨立機構的制衡。人們有了討論的氛圍,這樣人民共同參與才能反映共同的政治意願。不像共產黨腦中認為的老子打的江山,憑甚麼讓你來坐,讓你來管? 臥榻之側,又豈容他人酣睡。

  民主討論,理性認識的結果已在美國歷史中加以證明。在此僅舉一例。

  美國民眾對他們所委託和授權的聯邦政府明確權力和功能的限制,是一份限權令。這十條修正案是這樣的簡潔,每條通常就是一句話。第一條就是,「國會不得制定有關下列事項的法律:確立一種宗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剝奪言論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剝奪人民和平集會機向政府要求伸冤的權利。

  民主的政治正是這樣,並非只靠共產黨似的暴力洗劫一切,奪取政權。美國人民推翻殖民統治後要建立民主的環境。要有權利的分攤,美國將3權分立。中國的政權卻是一元化。腐敗,獨裁,是歷史告訴我們的一元化的必然惡果。中國憲法規定人大,政協無異於中國的8個花瓶民主政黨。擺都擺臭了。

  憲政觀念

  1921年起,中共的建黨,建國目的諸多,表面上是解放深受封建壓迫和資本主義治國毒害的工人農民的階級政黨 。要解放在獨裁民國政府統治和剝削的民眾,建立社會主義理想國家,但是今天我們不再那麼注重甚麼按勞分配,沒有剝削,甚至絲毫看不到理想社會的影子,為甚麼?

  因為在中共讀取政權之前是另有目的,所謂建立社會主義理想社會也不過是一些馬列主義者用來搶政權的幌子,只是一些拿來主義者這從蘇聯借鑒來的或是照搬過來的出師的由頭 。否則便使出師無名,便也真成了竊國大盜 。至於社會主義真能救中國?社會主義真是在實踐下行的通的社會組織形態?說不准中共初期也沒顧及這麼多,反正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嘛。至於甚麼社會主義的實用性和一些具體實行的辦法,那都是後話。沒有政權的政黨又能有所作為?在新中國建立前的分分秒秒,都見證著中共內心深處的這句話。由此中國的憲法當中便存在著一

  些流氓氣的條目。或許是遺傳的因素吧。 

看看中共的這個綱領,那個綱領,哪一個不是用於政黨的自身發展?而所謂的遠大的社會主義紅色中國理論是全部來自於俄國的共產黨。從另一角度來看,中共不過是蘇共灑下的一粒種子。無論生長,開花,結果都是蘇聯的收穫。因而中共的發展是不需自身理論只以暴力革命為目標的變革黨,或是政變黨。井岡山會師是毛澤東講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正是該黨的目標和動力嗎?

  我們來比較一下中美憲法。從憲法已開始的序言就可以看出憲政觀念的 。中國的憲法序言有著大大小小的13段介紹。1千餘字,從第一句話就能看出中共為己合法性奠定了法律基礎。

  根據新華網北京2004年3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首句: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

  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簡單九個字,闡明瞭中共奪權的合法性。中共不否認自己是個革命黨。而歷代封建王朝也少有革命,像李自成政變,到還是勉強說的過去,但像是元朝時是由於外族侵略而建。這也是革命傳統?清朝是滿人侵略並擊敗明朝統治,也叫革命傳統?顯而易見,中國的革命不足以稱之為傳統。這明明是為自己的執政之路,統治之路所舖下的席墊。

     在其餘千餘字中,充斥著黨的正確領導,堅持社會主義的正確性。此般例子是俯拾即是。例如: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戰勝許多艱難險阻而取得的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成就是同世界人民的支持分不開的。

  中國各族人民將繼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完善社會主義的各項制度,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這裡不僅把中共的合法地位加以鞏固,還擺出中國的革命說成是與世界人民的支持十分不開的,明明是蘇聯一家的幫助,(中共本來就是在蘇聯扶植起來的,蘇聯想擴張,又怎能不幫呢?)但中共卻將無恥讕言幻化為世界共識。難怪是土匪建的政權,就連面對全國世界,竟也失了禮教。

  當我們看到美國憲法時,就會驚訝,尤其是看到前面的序言。

   We the People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form a more perfect Union, establish Justice, insure domestic Tranquility, provide for the common defence, promote the general Welfare, and secure the Blessings of Liberty to ourselves and our Posterity, do ordain and establish this constitution for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僅此而已,不過短短50 餘字,哪裏像中國序言憲法的長篇累牘。翻譯成中文如下:

  「我們美利堅合眾國的人民,為了組織一個更完善的聯邦,樹立正義,保障國內的安寧,建立共同的國防,增進全民福利和確保我們自己及我們後代能安享自由帶來的幸福,乃為美利堅合眾國制定和確立這一部憲法」。

  譯成中文亦不過近百字。沒有見到甚麼獨立戰爭的光榮,偉大,正確。而其核心是在於 form a more perfect Union (樹立一個強大的國家),但同時必須保障每一個人的權益,給人民帶來幸福。實際上是在政府人民間建立的一紙合同。要約束有限政府,賦予民主自由。

  這是中國共產黨政府所不存有的觀念。真正的民主共和國誰又把政黨的合法性寫進史冊的?正是其內心的虛弱,才使得其不得不通過憲法來樹立自己的正統性。

  在簡略比較一下兩個憲法的具體內容;美國憲法用了極大的篇章來限制政府,國會的權利,並在眾議院,參議院,政府間建立互相約束的網絡。並詳盡的講述了選舉,司法的事宜。

  中國的憲法不可謂說是規定得不多,不細。反之,美國憲法中沒有規定公民權利義務的一章。中國在第二章講到了,美國及世界絕大多數的國家中沒有提到的國歌,國旗,國徽,首都。 中國的憲法中都有明確的規定。但是越多並不意味著越完善,越全面,相反,這種詳細正是為了中共獨裁樹立法律合法地位。中國憲法中最缺乏的是對政府的約束思想和民主自由的思想,這才是中美兩國憲法最大的差異。

  美國憲法中詳盡的約束政府權力的項目是在中國的文本中尋覓不道的,儘管是中國大地上幾千年曆史的探索,也絲毫動搖不了那麼一個小本本。儘管如今他也偽裝上了民主的紅色外衣。但是剝下外衣後,殘留的卻是100年前的憲政原始思想。

  讓我們看看中共旗幟鮮明地宣傳的馬克思理論吧。我們也就不難找出中國如今為何缺少民主了。馬克思說:「憲法就是寫著人民權利的一張紙」。這只是張紙,而不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和法律制度。如此玩弄憲法的理論竟被深深的埋在了中國的土壤之中,如今想必是,想把他拔出來,也是力不從心了。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也造成中國憲政成為今日之模式的一個因素,但是他在憲法下的細則法律中的體現遠大於在憲法本身的體現,不過卻也是個不應忽略的因素。

  數千年來,中國久居內陸,即使中國歷朝歷代時而疆界收縮,時而領土擴張。小則如南宋之半壁江山,大則如元朝疆土擴至西歐。但始終都是在亞歐大陸間徘徊,到了清朝又實行禁海制,再次把人民禁錮在世代居住的中國大陸上。但是正由於中國歷代都是領土遼闊,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又守有延綿的領海域。如此天賜物澤,人們又哪裏捨得離開,故而思想受到約束,總是以固有的心態自視為東方巨人,是受萬國晉拜的.但這是中國自身所意識不到的.以為世代永久的抱著孔聖之書,作文八股,便是強國之路。然而沒有陽光的中國是黑暗且陰森,空氣污濁的。

   直至清朝梁啟超《少年中國說》一文, 才令極少數國人意識到要開放,老大中國已經不是老大.   日本人之稱我中國也, 一則曰老大帝國,再則曰老大帝國。是語也,蓋襲譯歐西人 之言也。嗚呼!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梁啟超曰:惡,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國在。

  這是該文首段。說明思想封閉的中國,將不是或已不是當初的老大帝國了。地理上的優勢竟是這文明大國沒落的始作俑者。可悲,可歎。

  反過來看美國,美國毫無疑問是個移民國家,大多數人是當時英國來的殖民地裡的奴隸。(大多是非洲人,和少數英國人),英國是島國,領土面積較中國而言,是小得可憐。因此資源,人口和中國是沒有可比性的,然而發展是要依靠勞動力和資源技術的。因此才有了當初英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 等國的海上爭搶殖民的。如此開疆擴土,必將接觸眾多的新鮮事物,包括文化,習俗。無論是先進,落後,這樣地融合又怎能不使國家成長?那時只是16 世紀。

  當然我們不得不承認鄭和下西洋是從1405年起,早於其他國家,但是自那次7下西洋之後又是否有過大規模的向海洋進軍。答案是沒有。儘管鄭和有過輝煌的功績,但是只是極短的數年。之後的元朝不久便關閉了帝國的大門,過起了與世隔絕的「獨自」興盛的大明王朝。一個嬰兒為甚麼總是要被扼殺在胚胎裡?

  美國是三面靠海的國家。一向是繼承了英國的海運發達,與國際各國都保持貿易往來。學習到了不少外國先進經驗。我們不得不承認美國當時本土在地大物博的同時有著不少的沙漠地形。像是California,一片大漠竟成了如今經濟最繁榮的一州。不像中國守著所謂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和良好的東部平原。卻被一條無形的項鏈牢牢拴在了中國大地。反之,美國在沙漠中造城市,建綠洲。在惡劣的的環境下寫下了經典的自然造化的詩篇。又怎麼不是自稱勤勞勇敢的中國人為之羞愧的鏡子。

  美國(或是說美洲大陸)最初的原始土著居民的比例是極少的,外來文明進入之前是沒有甚麼快速發展。但正是這樣新鮮的沃土。吸引著各地的經濟文化。大量的移民給美國不停的輸送著新鮮血液,供給著清新自然的空氣,世界各國的文化,興盛的訣竅都賦予了美國的強大的生命力。

  正由於地理,歷史文化等因素所導致的思想差異使得中國與美國的憲政法律便分為歐陸法系和海洋法系。中國的歐陸法系是在憲法的規定下實行具體的細則。因此憲法便要儘量的詳細,因為每一條憲法規定都將是下面子法律的原始根據。而美國的建立之初,乃至今日受到西方國家的地理,思想的影響。成為了開放思想,不曾有過禁海的國家。在打開窗子的同時也不忌諱蚊蟲的到來。因而形成了如同英國法律體系.(同樣有著海洋法系的國家大多是注重海上貿易和國際經商的國家。)

  當然在當今環境的實踐下,海洋法系是稍佔優勢的:在法庭審判的時候要尊重先例,每個法庭最終判決的案子都將可能成為其他地方法庭辯論的依據或是法官陪審團裁決的「法律」。之所以在這裡講它具有歐陸法系不具有的優越性是因為當今世界一切事情發生很快,更新更快。一個個文本狀的法律有著時期的局限性,而立法院一類的政府部門又跟不上快節奏的變化。因此向中國的許多案例用的是幾十年前的法律條文。或許已被時間淘汰,但卻仍賦予法律效力,這樣便會有不合時宜的審判出爐,把小偷當英雄,把英雄當土匪的鬧劇都不是不會發生的。  但或許在未來當歐陸法系中(尤其是中國的)的細則條文到了致精緻細緻多的程度,會比海洋法系更系統,更規範。但那畢竟是在可能的情況下,符合的是未來趨勢。 至於當今的形勢下嘛,自然要找到最符合當今的文明程度和環境的法系。

  本土資源

  在此談到的是現行憲法的比較,對中國當前憲法來說便存在著兩個本土資源,一個是歷史上的本土資源,那要追溯到1908年的歷史背景,但那只是次要部份,當前的最重要的本土資源便是—–社會主義向資本主義轉型時期。

  由於中國走了一條特殊的道路,是社會主義道路,而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其根本便要是堅持工人農民當家作主,實行絕對的公有制。因此才有甚麼打土豪,分田地的歷史迫害。1956年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都毫無疑問的講明要存有併發展絕對的公有制。中國大陸「解放」以來,便有五四憲法、七五憲法、七八憲法、八二 憲法等,再加上17年間3次修憲,都是在為政治鬥爭舖路,只有在78年改革開放之後給予了私有經濟部份空間,直至近日的最新憲法規定如下:

  第六條規定: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制度。

  而在最初的中國憲法這是不存在,也是不能存在私有制的,而今中國法律還規定私有經濟之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份。如今明明是社會主義的漸進私有化。只不過現在仍是公有制占主導地位。而美國的國有部份卻是微乎其微。

  由於當前的本土資源:中國的憲法可參考的便有很多,不似中共建國之初主要參考是依據於俄國的憲法。而中國各個階段的憲法,和憲政思想也只是作為輔助參考。中國由於是社會主義國家,又確定了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地位。因而拋棄了原本已是較健全的民國時的憲法:像一九一二年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就規定了人民的絕對言論自由。

  當時蔣介石時代存在於半封建,半殖民地時代。而且也沒有建成資本主義國家,只是在資本主義的萌芽階段,兩者間過渡。這也便是當時歷史上的本土資源。

  蔣介石原本的憲法漸進過程是要先實行軍政,原因是日本帝國侵略,加之各地軍閥分據。國家的行政權力在地方得不到很好地執行。第二步是訓政時期,告訴國民今後要實行法治民國,一切在憲法的約束下實行。但是這時國共戰爭爆發,國民黨政府先退守南方,再退到台灣,失去了政府在大陸的統治地位。所以爾後的第三步—憲政,在中國大陸便成了歷史的泡影。  中共上台執政之後,360度大轉彎,丟棄民國憲法思想,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而且是只能堅持這兩個思想,實際上是將封建專制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搬進了現代社會,怎麼能叫這會主義的思想進步?這樣的思想會達到按需分配的理想社會?或許是「宏偉」目標吧!

  再來看看中共對最近一次16大修憲的自身評價吧。

  錢明星說:黨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確要求「完善保護私人財產的法律制度」;2002年12月23日,提請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1次會議審議的民法典草案,第一次明確規定了私人所有權,這具有前所未有的突破意義,是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中的一大進步。應當看到,保護私人財產,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必然結果,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不妨查查我們祖宗的法典,憲法。近100年前我們便已有保障人民私有財產的條文: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頒發的《欽定憲法大綱》中規定:「臣民之財產及居住,無故不加侵擾」,這裡包括的是保護私有財產的意思。

  孫中山創建中華民國之後,在民國元年(1912年)公佈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第六條規定:「人民有保有財產及營業之自由」

  中華民國十二年(1923年)公佈的《中華民國憲法》第十三條規定:「中華民國人民之財產所有權,不受侵犯。但公益上必要之處分,依法律之所定。」

     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民國二十五年)第十六條:人民之財產 非依法律不得查封或沒收。

  中共對最近一次16大修憲真的是進步嗎?不過是對以往五十年中共倒退的一點否定,是歷史的回歸。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共政府不重視歷史上的本土資源,一意孤行,摒棄五權分立,摒棄相互監督。不惜以歷史的倒退為代價,賦以中國憲法以封建君主專制的實質,為社會主義的理想而疏忽對人民權利和自由的保障,缺乏對置身政府的約束和管理。當然,現今的政府一直在強調,我們要加強自我監督,自我管理。但是數千年封建時代歷史還不足以證明這是行不通的嗎?不是。但是為甚麼中共還要強調自我呢?答案不揭自曉。

  讓我們把視線轉移到與太平洋相隔的美國。

  殖民地既存制度是美國憲法的制度基礎,對美國憲法典的形成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是美國憲政制度最重要的本土資源。

  當時在北美東海岸存有13塊英屬殖民地。大致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公司殖民地,由董事會管理;二是業主殖民地,屬於英王分土,業主有權再分封;三是自治殖民地,管理方式由殖民地移民自行決定。

  在美國的建立時,人們承認並繼承了以往的本土資源,因而實行的是土地私有化,這與當年中國正相反。( 如當時通過股份制 ,使所有成年男子都擁有公司股權 )

     隨之,各地相繼制定自己法律,成立為邦化.之後才有的邦聯,乃至今日的聯邦. 中共在竊取政權之後,在中國憲政思想尚未成熟之時,沒能堅持依法執政,將中途斷掉的資本主義憲政系統轉而嫁接到社會主義獨裁集權的理論上。嚴重扭曲了中國憲政的道路,荒置了憲政進程,而全面公有化不僅僅剝奪了人民的財產權,更割斷了中國五千年曆史的私有制,給當今中國的全面發展憲政佈滿一片片荊棘,樹立起一座座高山。這在與美國的比較和自我審視中不難看出來的。

  結語

  或許我們對中共一黨獨大主導下的憲法修改和「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胡錦濤語)不抱大的希望。憲法之綱不狠抓,政治之目終難張,所謂法治、德治,只能是疲而無力、萎而不舉的假冒偽劣貨色。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國家社會行為的基本限制和保障。不是某一個黨鞏固統治的政治工具。從憲法的歷史背景上來看,中共沒有繼承過去,中國的憲法思想卻又沒有經歷一個完全的變革的過程。在加之,中國的封閉,這樣的一系列因素導致了中國的憲法不全面,不完善。但是世界的腳步是不會停下來等你的,憲法與民主自由是相互促進的,民主自由能使之完善,憲法的完善又能有力保障民主自由。

   魯迅先生70年前寫的那首著名的《無題》詩正是對華人此時心境的最好的寫照────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心事浩茫連廣宇, 於無聲處聽驚雷 。  

某些聲音似乎已在中國大地傳播開來……

   (作者來稿,原稿是英文,作者自己翻譯成中文〕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不代表大紀元。

相關新聞
末代任務型國大  將依政黨比例選300人
台總統府盼立院善盡責任 行使監委同意權
烏克蘭周日再選總統
韓國憲法法庭法官權誠應邀訪問台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