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佳奇石半生緣

人氣 33
標籤:

【大紀元1月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楊培華╱基隆報導
  二十多年前,張金佳在朋友家中偶然看到一塊黃臘石,放在花盆中十分討喜,自己也開始在基隆河畔找石頭,沒想到這一找就找了大半輩子,算算竟蒐集了數萬顆石頭了。

  張金佳說,1982年間他在朋友家中看到那塊黃臘石,覺得很漂亮,想自己也去找一塊,卻不知黃臘石經過打磨處理才能發出光澤,他在七堵大華橋下、八堵鐵橋下河岸遍尋不著,越找不到越想擁有,就這樣開始蒐集起各式各樣的頑石。

  早期張金佳酷愛蒐集奇形怪狀的石頭,形狀各異的石頭,在每個人的眼中看起來,呈現的外觀也各有不同;現在的張金佳則偏好圓滑耐看的石頭,因為從山上長期滾動的石頭才能圓滑,蒐集起來也更不容易。

  他常以圓石鼓勵年輕人,做人要像石頭一樣,要耐得起磨、硬度要夠,才能達到「圓」的境界。現在張金佳的奇石分別收藏在瑞芳、九份及基隆等地的四個「倉庫」內,他還希望能在基隆找塊空地將石頭集中起來,專心雕刻創作。

  他說,他二十多年來蒐集了數萬顆石頭,但下一代並不一定感興趣,經過雕刻後,希望兒孫們能繼續收藏,享受欣賞奇石的樂趣。

  張金佳在瑞芳九份的水濂洞,為自己的石頭開了間「花果山」,店面不大,但店內的擺設都是張金佳的最愛;其中一顆大型黑臘石,張金佳雕成一個慈祥婆婆的臉龐,他說這位婆婆生前是一貫道點傳師,他十八歲那年,這位婆婆拉了他一把,才讓他沒有走入歧途,一年前開始雕刻這塊黑臘石以表示感恩,但到現在都還沒有完成。他強調,這個未完成的作品雖放在店內,卻是「非賣品」。

  張金佳雕刻石頭有兩個和他人不同的原則,就是刻得不像,也不百分百全部刻完,他笑著說,這是因為自己的雕刻技術不佳,也是要保留一點想像的空間給賞石的人。(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鼎: 聖經密碼-----胡錦濤面臨選擇
朱銘美術館新年首展  法國雕刻家親自導覽
五月天 和2000歌迷熱力過年
【專欄】李衛平:無恥的「鄉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