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櫻束”早出道 因何紅不過女子十二樂坊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月4日訊】(據中華网1月3日報道)2004年末,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朴東生、中國音樂學院教授李西安、中國民族打擊樂學會名譽會長劉漢林以及著名樂評人金兆鈞等專家齊聚一堂,針對國內首支女子打擊樂團“紅櫻束”音樂的优缺點以及“紅櫻束”和中國打擊樂的發展等問題進行了研討。

早在2001年中央電視台中國新年聯歡晚會就一炮而紅的國內首支專業女子打擊樂團“紅櫻束”,几年來始終無法像“女子十二樂坊”和英國STOMP打擊樂團那樣大紅大紫。去年9月初樂團推出了首張DVD專輯《紅塵》,得到了業內眾多專家學者的好評。

從市場反應來看,“紅櫻束”的創始人兼團長周立先生表示,現在內地的銷售具體數字并沒有統計出來,海外雖然有几家公司打算代理這張專輯的發行,不過具體海外代理工作目前還沒有開始。記者通過對一些音像商店的調查了解到,很多規模稍小的音像店根本不知道有這樣一張專輯,即使知道這張專輯的音像店也表示它沒有女子十二樂坊的專輯暢銷。

中國音樂學院教授李西安在研討會上首先肯定了“紅櫻束”這几年來取得的成績,認為它能在短短五年取得這樣的成績,在于不斷地創新,突出了旋律性、動作性和情節性,采用了電聲音樂等。

但同時李教授表示,“紅櫻束”的靈魂是創新,而創新的靈魂應該是“節奏”,過分地強調旋律性,特別是大量運用電聲以及和聲,處理不好就會讓節奏淪為伴奏,失去了打擊樂最本質的音樂魅力;還有演出中舞蹈動作的運用,也應該是為了表現節奏而發自內心的表現,而現在有的動作設計感覺很生硬;還有小提琴獨奏、電鋼琴獨奏等都不是“紅櫻束”的強項,刻意地加進去反而顯得不倫不類。

因此在現在的器樂組合都注重吸收其他表演形式的時候,還要會用“減法”,一切都應該為更好地表現節奏服務,摒棄不必要的累贅,挖掘和創造新的具有生命力和震撼力的節奏,才是“紅櫻束”個性所在。

著名樂評人金兆鈞也對“紅櫻束”的新專輯《紅塵》給予了很高的評价,認為專輯整體的創作質量很高,而且各具個性,風格丰富,比如抒情性的《大海》、詼諧幽默的《牛斗虎》、活力十足的《紅塵》等。

中國民族打擊樂學會名譽會長劉漢林也表示,“紅櫻束”的全過程雖然都是商業性的運作,但是希望不要搞太多的畸形發展,節目中融入高科技是可以的,但還是要以人的演奏為本。韓國的亂打、英國的破銅爛鐵都是如此。

另外,觀眾欣賞水平近年來有明顯的提高,通俗作品也要高水准,類似敲擊鍋碗瓢盆這樣的生活音響模仿不宜過多,觀眾也不一定就歡迎,千万不要進入一個誤區。

(北京娛樂信報 作者:何鵬浩)(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任嘉倫官宣解約A股上市公司 消息登熱搜榜首
那英《歌手5》排名墊底 網友錯愕 疑是「劇本」
章子怡攜4歲兒參加戲劇節 孫紅雷論輩分引爆笑
《下一站愛情》暑期檔慘敗 首日票房僅121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