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美國反恐指紋比對意見不一

標籤:

【大紀元1月4日訊】(大紀元記者萬博通編譯)美聯社12月29日華盛頓報導,根據美國司法部29日星期三發佈的消息﹐美國政府至今尚未建立一個全國指紋數據庫,原因是美國各部門有着不同的意見。而這些不同的意見已經阻礙了該項計劃順利運行﹐ 並且使得本來能有效防止恐怖分子進入美國這一措舉變得舉步為艱。因而美國並未對大多數外國入境者進行充分的指紋比對。

儘管在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有了一些改進﹐但美國的司法部、國務院部和國土安全部仍然為一些鎖碎的細節爭論不休。例如﹐在美國邊境海關﹐究竟是印二個還是十個指紋為好﹖誰有權力接觸這些指紋數據庫﹖等等問題。

據美國司法部總檢察長(inspector general)格林-範(Glenn Fine)的一份調查指出﹐目前用於檢查美國入境遊客以過濾危險分子或犯罪分子的指紋數據並不是美國聯邦調查局(FBI)集成指紋監測系統(IAFIS)所有的指紋文件﹐而僅僅是4千7百萬指紋紀錄中的一部分。並且邊防部門現在的這個系統很容易出錯。

範接着指出﹐對大多數入境美國的遊客﹐ 邊防部門僅把其中少部份人的指紋與IAFIS進行比對。如果不增加比對的比例,犯罪分子或恐怖分子潛入美國的可能性將會增加。

範補充說﹐目前還不能直接使用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IAFIS集成自動指紋監測系統。而這一缺陷隱藏着極大的隱患﹐至使恐怖分子進入美國而無法檢測。

2003年八月份一項司法部的內部調查披露﹐從邊防檢查站和其他海關捕獲的外國犯罪分子中﹐大約百分之七十三的罪犯可以由聯邦調查局IAFIS數據庫檢測出來﹐ 而這個比例是一個較小的、稱為自動生物辨識系統(IDENT)的數據庫無法達到的。而後者正在被國土安全部所採用來檢測可能的犯罪分子。

範指出﹐所有有關的職能部門必須盡快作出決定。 這些決定包括﹕哪些人應該作指紋檢測﹖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數據庫及相應的標准﹖誰有權接觸這些信息﹖因為目前美國每天有十一萬八千來訪者須要掃描和檢測。

美國國土安全部負責運輸和邊境安全的副部長愛撒-護湖金森(Asa Hutchinson)在回復格林-範的書面報告中指出﹕同意範的提議增加更多的防範措施﹐但否認範提出的其他建議。

司法部高級幕僚保羅-寇次(Paul Corts)指出﹐他希望這個報告有助於緩解不同的意見﹐ 尤其是在使用何種指紋檢測的標準等方面。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移民系統發生重要變化 上庭前請一位好律師很關鍵
經濟正義中心:指數化萬能壽險存在欺騙性銷售
卡達開學了!不同國家的同學無國界大融合
工卡被拖延可催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