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化社會來臨 銀髮族退休生活多元發展

人氣 37
標籤:

【大紀元10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良知台北十日電) 週二為敬老重陽節。台灣目前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 218萬人,台北市老年人口比率更達 11%;面對高齡化社會,銀髮族面臨退休生活,選擇與子女同住、和老伴或獨身居住、住入養生住宅,各有優點,銀髮族可依本身需求選擇。

房地產業者表示,退休老人適合何種生活方式,首先要看個人生活型態與身體狀況。選擇與子女同住可以就近照顧,並能享天倫之樂;能自理生活且想享受退休人生者,可選擇獨居或與老伴相互扶持,十分隨性自在;若身體不適但有佣人照料,可選擇住在方便就醫及親友探視的地區;至於想要享受專業的安養生活又不想麻煩子女者,可考慮住在專業安養中心或養生村。

隨社會型態改變,目前台灣老人與子女共同居住者不到 5成,且呈逐年減少現象;養生住宅則因尚未形成風氣,愈來愈多退休老人仍選擇與老伴同住。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2002年調查發現,台灣有44萬名老人未與子女同住,人數較10年前增加近一倍,其中只有高齡夫妻兩人的家庭達31萬人次,獨居老人增加 5萬人,住安養中心頤養天年的增加 9萬人,顯示銀髮族選擇自主生活的現象愈來愈普遍。

房地產仲介業者信義房屋進一步分析,儘管台灣退休老人選擇與子女同住比率逐年降低,不少國人在家養老、含飴弄孫觀念仍根深柢固,因為三代同堂能一併解決奉養高堂與雙薪家庭養育子女的困擾,加上雙親若患病能就近照料、親人同住有歸屬感等優點,的確是退休老人最理想的選擇。

若選擇與子女同住,樓中樓、透天厝皆讓父母與子女仍保有一點自我的生活空間,是不錯的產品選擇;其中以住家鄰近公園最佳,可與鄰居街坊話家常,增進生活樂趣。

房地產業者指出,若老年人沒有與子女同住,能自理生活又想享受退休人生者,目前愈來愈多人選擇買塊農地種菜怡情,包括東部地區及西部走廊鄉間,就有集合三五好友買地自力建屋,一同享受愜意生活的退休家庭。另外,喜歡鬧中取靜的退休老人,則以鄰近公園綠地的靜巷住宅為最佳選擇;至於退休住家的選擇以小坪數、有電梯和低樓層為宜,並避免太過濕冷的地區。

至於身體不很健朗,但有能力請佣人照料生活的退休老人,不妨選擇親友探視方便、鄰近醫院或方便就醫的純住宅區,最好是住在離醫院10多分鐘車程的寧靜巷弄,不僅就醫方便、生活寧靜,房價也便宜許多,是退休老人養老、養病不錯選擇。

不過,此類族群應買在一樓或有電梯並設有無障礙空間者,附近有公園最好,產品選擇以小坪數為佳,家中要裝設扶手、警報器等安全設施,住家應光亮、乾爽、通風,可優先考慮租屋。

至於身體狀況較差,需要較多專業照顧的退休老人,可以考慮住安養中心,部分想享受頂級安養照顧者,可考慮強調24小時醫療支援、全天候生活服務的「五星級」養生村。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目前的老人安養機構僅 2成合法,加上養生村限制入住者須有自理生活的能力,且要付出數十萬元至數百萬元的高額保證金與生活月費,並非普通家庭負擔得起。

整體來看,由於價格等因素,目前林口養生文化村入住率不到 2成,部分入住者卻採取渡假方式,只在假日前往,市場接受度還不高。不過,安養住宅能提供專業照護,若出於自願或獲得老人家認同,不失為值得推廣的養老方式,只是入住前應與長輩充分溝通並獲得首肯,地點不宜太遠,親友也應經常前往探視關心,才不會令老人家產生負面情緒;最重要的是需檢視安養機構的合法性和安全性,銀髮族才能享受有尊嚴而快樂的退休生活。

相關新聞
全球芯片封裝龍頭日月光:將擴大美日墨產能
違反美出口法 中石油分公司遭罰1450萬美元
胡塞襲擊引發連鎖反應 亞洲港口陷擁堵
618購物節銷售下降 中國零售業前景黯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