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獎 2美人榮獲

標籤:

【大紀元10月11日訊】〔自由時報編譯陳泓達╱綜合斯德哥爾摩10日外電報導〕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10日揭曉,以色列裔美國經濟學家奧曼和美國馬里蘭大學教授謝林因其在博弈(賽局 )理論上的研究成果,有助於解釋軍備競賽、削價競爭和貿易爭端等政治經濟議題而獲此殊榮。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頌詞中指出:「為何某些個人、組織和國家集團能夠順利推動合作,某些集團卻因彼此衝突而蒙受損失?針對這個古老的問題,羅伯特.奧曼和湯瑪士.謝林的研究已將博弈理論或互動決策理論拱上主要分析途徑的寶座。」

奧曼現任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教授。頌詞指出,奧曼的博弈論研究旨在呈現經驗世界與理論的互動,即就長期而言合作較易維繫,故短期賽局分析往往過於褊狹。「奧曼是進行成熟且正規的所謂無窮重複賽局分析的第一人。」

而「謝林的研究展示,某一方可以刻意限縮其決策選項的方式拉抬談判地位,遂行報復的能力在此印證要比抵禦攻擊的能力更有用,而相較於確定的報復行動,不確定的報復威嚇力更強,也更有效。這些洞見已證實與化解衝突和規避戰爭之道密切相關。」

頌詞稱,「重複博弈論拓寬了我們對合作前提的認識」,「對這些議題的洞見有助於解釋經濟衝突,如削價競爭和貿易戰等,以及為何某些社群對公共資源的管理要比其他社群更為成功。重複博弈途徑闡明許多制度的存在價值,如商業公會、組織性犯罪、勞資協商和國際貿易協定等。」

研究成果 冷戰時期廣泛應用

現年七十五歲的奧曼在得知自己獲獎後大呼意外,但他在接受媒體致賀時只簡單表示:「感覺很棒」,並表示稍後將召開記者會,向外界說明他此刻的心情。

高齡八十有四的謝林現任馬里蘭大學經濟系教授,並榮膺哈佛大學榮譽教授,他的研究成果在冷戰時期曾用以分析全球安全和軍備競賽等當代重大議題。他表示認識奧曼,但從未與他共事。而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之所以將他兩人並列,「因為他是博弈論的製造者,而我是博弈論的使用者。」

謝林在一九八○年出版的「衝突戰略」便提出諸如以短期讓步換取長期利益的戰略觀,深刻影響好幾代的戰略學家。奧曼則是透過數學運算方式,精簡地呈現博弈論的概念與假設並加以論斷。

奧曼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並擁有美國和以色列雙重國籍。奧曼和謝林兩人將獲頒一千萬克朗(約一百三十萬美元,四千三百萬台幣 )獎金。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發現幽門桿菌  澳洲兩科學家獲諾貝爾醫學獎
澳兩名研究人員獲諾貝爾醫學獎
諾貝爾獎候選人中村修二訪台 獲獎與否平常心
德科學家自信可獲諾貝爾獎  未料今年如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