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雇外勞 將不限資本額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丁勻婷╱專題報導

針對紡織業及相關傳統產業抱怨產業外勞名額分配不均,勞委會指出,傳統產業外勞政策將進行修改討論,未來傳統產業的新外勞政策方向研擬不設限資本額,預計今年底前完成評估計畫,預計明年開始實施。

3k型工作,可申請外勞

近年來受到社福型外勞人數大增,企業抱怨排擠到產業外勞,勞委會表示,產業界確實有此反映,未來傳統產業的新外勞政策方向研擬不設資本額,打破「有者恆有,無者恆無」的舊有分配做法,還將定義出各產業的「3k」型工作,此類無本國勞工願意工作的製程將可申請產業外勞。

勞委會進一步表示,每種傳統產業的製程有所不同,多半可分成4至6種不等製程,若其中某段製程有如製造業「3k」性質,比如高溫、24小時輪班制、本勞不願從事等工作,才可引進外勞。

外勞本勞比例,維持15:85

勞委會說,引進產業外勞在於帶動本國勞工就業機會,促使雇主不需以人事費用考量為由,選擇外移或關廠歇業,產業外勞引進模式未來仍將維持「15:85」的比例原則,也就是僱用85名本國勞工,才能相對引進15名外勞,但產業外勞終究屬補充性原則,不該產生依賴性而替代本國勞工。

勞委會已自去年檢討傳統產業外勞分配標準至今,當時的檢討立意在於因應傳統產業反映部分製程或大夜班缺工,本國勞工不願從事辛苦製程,導致企業缺工,勞委會遂有意酌情開放引進外勞的製程範圍。

依現行製造業外勞引進的基本規定,勞委會按產業投資從事生產之項目別,由經濟部工業局認定區分為「非傳統產業」及「傳統產業」兩種,「非傳統產業」之投資總額應達新台幣5億元以上,其中機器設備加上廠房之投資金額需達3億元以上;「傳統產業」之投資總額應達新台幣2億元以上,其中機器設備加上廠房之投資金額須達1億元以上。

去年勞委會打算將製造業外勞核配新政策做出變動,依合理生產線上人數比例核配及入國許可函核發外勞比例,也研擬業者往後重新招募時,應以實質投資、投資效益等評估指標審核,經審核通過者可望重招1次,並依現行規定刪減5%至15%,二度重招也可能一定刪減比例,但此政策仍停留在跨部會協商階段。

關於產業外勞可能因政策鬆綁而增多,勞委會表示,社會多年來持續關注外勞總量管制問題,實際上,限定30萬名外勞的「量」政策究竟從何而來,早已不可考,國人思考的面向應轉為究竟誰對外勞有需求,引進之後,可帶動多少本國勞工就業機會,至於產業外勞人數升高的顧慮,該會認為不至於發生人數大增情況。

不過,勞委會的現行說法與過往的政策辯護有所出入,則是不爭的事實!勞委會自民國89年9月1日採行外勞緊縮政策以來,常以總量管制觀念來討論產業及社福外勞開放程度,去年度還打算設計社福及產業外勞兩套總量警戒管制指標,但在難以切割社福、產業外勞缺工或失業情況下,終究未訂出兩套指標。

政策鬆綁,恐難兼顧勞資

眼看著產業外勞政策變化球將陸續拋出,有學者認為,政府有意放寬產業外勞之政策已研議多時,未來可能儘量採行經濟部工業局修法版本,不可否認,一個政策既要能討好雇主,又要讓本國勞工滿意,著實不易,政府一定要嚴謹定義何謂「3k」性質的產業工作,否則屆時不易對國人交代。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