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与格林斯潘關注人民幣匯率

標籤:

【大紀元10月16日訊】(希望之聲記者蔡紅 雅梅報導)斯諾与格林斯潘美國財政部長斯諾和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將前往北京參加20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以及美中經濟聯委會年度會議,并与中國商量包括人民幣匯率在內的廣泛經濟議題。

連接收聽

這兩位美國重量級財金決策官員親自帶隊出訪中國,反映出美國強烈希望中國加速推動匯制改革,讓人民幣匯率能夠由市場力量決定。世界的聚焦又匯集到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

對此,美國泛美銀團副董事長、著名政治經濟評論家草庵居士表示:我想這個跟美國整體對華的戰略改變有關系。在這之前是美國副國務卿佐力克曾經發表了一篇講話,代表美國的一個觀點,這個觀點主要是說,中國現在需要一個价值觀的整個改變,否則不在价值觀基礎上的共同點上的話,任何國家跟中國的短期合作都可能會對世界帶來一种危害,他是這么一個觀點。而這次美國方面是要從經濟上促進中國政治上的改變,而且美國政府觀點很明确,就是對俄國是跟它競爭,而對中國是改變讓中國和平轉變為民主的國家。在這點看呢,對中國整個經濟實際上是一個引導的作用,也是逼迫中國在面臨經濟和政治困境的情況下,要給中國一個指導,希望中國能夠在一個穩定的條件下和平進行轉型。當然這還有個問題,中國現在中共實行一個政策,它要發展經濟,但是僵守著一個政治體制,這种體制造成中國政府主導著經濟,這樣對整個經濟貿易是不平衡的狀態,所以在西方國家這是一個不平等的競爭,因為西方國家都是個體、企業去跟中國政府競爭,那當然是不平衡的了。在這方面西方也是說中國改變人民幣匯率的政策啊,調整國內整個經濟,減少政府干擾,減少政府限制,這是他們主要的目的,從這點看,我覺得中國的匯率政策大約在11月份又會調整,也就是說,人民幣匯率調整幅度會放寬,另外還要加大人民幣升值的可能,現在看中國人民幣升值的狀態還是由政府主導的,而且大家看到,調整之后,整個幅度很小,而且從來不公布人民幣調整的整個情況,內部不公布不知道如何去調整的,還是人為的,它不是一個完全的市場經濟,所以這點上美國這次去談判,去人去中國談這個事情,談經濟問題,其實最根本的還是希望中國經濟走入市場化,從而促進政治上的民主化。

中國政府在7月份宣布放棄實施10年之久的人民幣對美元固定匯率制,美國制造業者一直指責,人民幣對美元的固定匯率制使人民幣匯率低估40%,而使中國取得巨大的外貿競爭优勢。許多美國商人認為目前的人民幣幣值讓中國商人從中得益,造成不公平競爭。

不過中國政府只讓人民幣匯率升值2.1%,遠低于美國制造業者估算應該升值的水准。

中國的GDP對出口依賴性太大,進出口占GDP的70-80%,世界上沒有其它任何國家像中國這樣如此依賴于進出口,中國現在就是靠著GDP的增長來強撐著這樣一個快速發展的假象,所以不可能大幅度升值。

草庵居士繼續說:前兩天中國商務部公布一個數据,評估今年中國大陸進出口總額是1万4千億美元,也就是說,中國進出口總額已經相當于中國GDP總值了。按照這种標准來看,中國經濟對外依賴程度是非常的大,因為象新加坡這樣的國家,大約是進出口總額相當于GDP的180到190,因為新加坡是非常小的,沒有資源的國家,但中國這個國家,進出口額占到GDP的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一百多的時候,這是非常危險的。而常規的象美國,他們進出口總額占GDP的大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之間,而中國的這些狀況說明百姓的生活水平是沒有保證的,因為內需不足,百姓沒有錢去消費這個產品,而這种產品出口的話,等于消耗中國的資源,廉价的賣到海外,對中國的長期發展沒有好處,而且中國百姓沒有享受生活進步的好處,經濟發展了,但中國百姓沒有享受到,而是在海外這些人享受到了。

据報導,這次美國財政高官訪問中國的重點是討論人民幣匯率問題、中國銀行業的坏賬和中國國有企業股份所有權等經濟問題。

斯諾在北京的訪問,以及參与的20國集團會議和美中經濟聯委會年度會議都將納入報告結論,該報告將決定是否將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名單。

針對去年下半年各主要貿易伙伴的匯率政策,美國財政部今年5月公布了評估報告,報告沒有將任何國家列為貨幣操縱國,為此美國多位參議員當時批評財政部沒有將中國列入貨幣操縱國名單當中。

草庵居士表示:中國現在面臨國際上的壓力之后,就有一個問題,一旦中國人民幣升值之后,就出現一個問題,中國產品的競爭能力會受到削弱,進出口就會下降,尤其是出口。中國現在狀態就是貧富特別分化,老百姓消費不起,但是呢高檔富裕的人又占的比例很少,進口產品呢,不管人民幣升值不升值,對富人來說,他們還會消費,而且他們更喜歡把錢拿到海外去消費。依靠少量的富人并不能帶動中國經濟的增長,最重要的還是讓貧窮的人,中層階層、中產階層來帶動消費。但是中國現在的產業結构又有很大的問題,就是中國完全是一個依靠高投資,是低效率低效益低技術的一個國家,它這個競爭對海外的競爭完全是靠資源競爭和廉价的勞動力競爭,另外就是一個在法制上,環境污染上的一個放縱競爭。這种競爭,一旦中國的產品成本增加之后,往往就會被周邊國家取代,比如象泰國啊馬來西亞,巴西啊,菲律賓,還有墨西哥這些國家取代,所以中國面臨競爭是非常危險的。跟歐洲的紡織品協議,美國的紡織品協議,如果是中國完全讓步的情況下,中國大概有1千万紡織工人會被失業,這會影響將近几十万家企業,這是非常嚴重的。而中國在沒有良好的社保机制的情況下,這批失業的產業工人就會給社會帶來非常大的動蕩。中國現在面臨問題:一方面面臨著海外巨大壓力,就是中國政府主導的經濟對整個世界經濟貿易不公平性,同時又面臨一個一旦改變這個現狀,中國百姓就會面臨很多失業問題,失業造成社會動亂的問題。盡管相對來講,中國政府面臨的問題是非常棘手,但是從根本上來講,還是一個政治制度的問題,如果政治制度改變的話,整個問題其實很容易迎刃而解的,西方國家認為中國企業受官方操縱,中國并沒有使用真正的市場經濟,也沒有完全的自由化,而政府的主導很多。如果說實行私有化,讓企業自由競爭的話,西方國家就沒有這些理由,而中國那時候呢,如果能降低貧富分化,貧富之間的矛盾,讓大量的中下層階級有消費能力的話,中國的進步就會非常快,顯然少了中國未來危險的最好的一個辦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在例行記者會上說,有很多因素可能會制約中國在什么時候決定調整匯率。他說:“這個從根本上說是一個國家的主權問題。我們會根据我們自己的節奏、自己的速度,以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最有益的方式來推進中國在人民幣匯率机制方面的改革。”

草庵居士分析說:其實人民幣匯率的問題講白了,就是買東西,我們買個黃瓜,市場賣多少錢,你愿意出多少錢買這個黃瓜,是一個市場流向的問題。而中國政府呢,本身銀行系統金融系統,虧空是非常大的,它自己知道,一旦說把真相講出來,人民幣就要貶值,不是升值是貶值,但是講出真相來,百姓可能承受不了,這個社會體制可能就崩潰了,中國整個體制就會崩潰。所以它一定要把自己形容的非常好,把臉上涂的粉很漂亮,雖然是一個馬上就要死的人,但是讓人覺得好像是一個青春煥發有活力的人。在這种情況下,西方國家不了解中國的真實情況,所以他認為經濟上不平等,所以我要求中國人民幣要升值,實際上升值呢對百姓產生非常大的一個危害,尤其是中國的產業。目前這個狀況中國是一個打腫臉充胖子,它現在不愿意升值,其實人民幣升值也有好處,就是中國賺的錢更多了,百姓的消費能力增加了,現在中國政府心態就非常矛盾的,它現在不愿意升值,也不敢講出真相來,象是一個政治問題,這個政治問題它說是政治化,本身就是一個政治問題,孔泉講的話其實也反應中國政府內部矛盾的心態。

觀察人士認為,斯諾這次訪華的成果將直接關系到中國是否會被認定為貨幣操縱國。財政部一旦做出這一認定,國會就很有可能据此對中國采取貿易限制措施,影響重大。

如果人民幣幣值上升,將削弱中國在國際貿易市場上的競爭力,減少中國的貿易順差和美國的赤字。

北京主要經濟智囊、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分析,在內外交迫下,北京采取的妥協方式是:增大人民幣對美元每日實際波動幅度,并于11月到12月間實施。

他透露,這當然是与美國交換的條件,美方如愿意在貿易問題上有所妥協,并于美國在11月公布貨幣操縱國半年報告時,沒有把中國大陸列入貨幣操縱國,就是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開始。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升不升息 Fed兩難
格老:資產價格有下跌風險
史諾、葛老將訪北京談人民幣
關注人民幣 斯諾與格林斯潘將訪北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