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2005半線藝術季 名家書法藝術門診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0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庭卉彰化採訪報導) 為了使民眾有系統的認識縣籍藝術家,彰化縣政府特別規劃每年10至12月為「半線藝術季」,按月邀請不同類別的翹楚,使民眾對縣籍藝術家有更深入的瞭解,並將不同風格的作品一次盡收眼底。今年「2005半線藝術季」,10月首先登場的是書法(篆刻)的展出,特別盛邀杜忠誥教授於10月16日辦理藝術門診,許多民眾攜帶作品前來請益。

探討一個新時代的「彰化元素」與重新界定彰化縣藝術的地域主義是本年度「半線藝術季」策展一貫的命題,透過這場展覽與藝術門診,我們可以在這些彰化縣籍的優秀藝術家身上看到有多少「彰化元素」在作品中或隱或顯的呈現。

杜忠誥先生自小在鄉村長大,醉心於書畫之學習,曾赴日留學三年,現任教於多所大學中。他認為有生命的藝術作品正是反映藝術家生命哲學的理念,保持清明的自覺,清楚的照見自己,一個能動的心配合一個能表現的工具(筆墨紙硯等),恭敬、專注、能定,智慧自然而生,種種的因素成就各種不同風格的作品。

他指出,好作品要達到二個條件:必要條件(完美)包含4個字–澀、穩、貫、和,與充分條件(特色),落筆如人之初生從無到有,一個會寫字的人要能顧全局不能鑽牛角尖在一個字上。書法是藝術,實踐性很強,書法有毛病就是藝術有虧欠。

杜忠誥表示,診斷字也要診斷心,字是心寫出來的,字有病代表心也有病,心通透才能寫字,心不淨字會染汙,再好本質也使不出來,書法進步之道就是要去掉毛病,知道自己字裡的一分病就有去病的能力。

在診斷眾多的作品時,杜忠誥自謙表示自己是庸醫,因因緣難得他就直話直說希望能真正指出大家的毛病,針對重點講,他說再沒達到書聖之前大家都是有心的書賢,學藝術要有自己的見解,不在形式主義,特色是內在當下自己造的。

杜忠誥以言簡意賅的雋語,體現其人文涵養和淑世心境,從藝術洞見生命之實踐,讓與會者讚嘆書法藝術內涵的博大精深。◇(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