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官銀標售避不開3家族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鄭琪芳╱專題報導

台企銀標售案在員工抗爭聲中宣告流標,不僅重挫了二次金改,更引燃了各界的疑慮,財團化、家族化的質疑不斷,對此,行政院長謝長廷曾公開表示「銀行不應集中在3大家族」,不過,財政部直言,官股銀行都是採取公開標售,要排除3大家族,有困難。

陳水扁總統在去年10月宣示二次金改「4大目標」,包括促成3家金融機構市占率達10%以上、94年底前官股銀行由12家減為6家、95年底前完成金控減半及至少促成1家金融機構由外資經營或在國外上市,目前財政部正在積極推動的就是官股銀行減半的目標。

12家官股銀行指的是台銀、土銀、中信局、合庫、兆豐金控、華南金控、第一金控、彰銀、農銀、台灣企銀、僑銀及台開信託,財政部決定要減掉的6家,則是僑銀、台開信託、彰銀、台企銀、中信局及農銀(由合庫合併農銀 )。

截至目前為止,財政部已經減掉了3家官股銀行,包括以減資再增資方式讓寶來集團入主僑銀、將台開信託部門切割出售給日盛銀行、及由台新金控標下彰銀增資案,不過,財政部卻在台企銀標售案慘遭滑鐵盧。

吳、辜、蔡家不會缺席

台企銀標售案流標,引發一連串後續效應,不僅年底將被切割出售的中信局員工開始揚言罷工,輿論也開始質疑二次金改將造成國內金融機構集中到吳、辜、蔡3大家族,使得財團化、家族化情況更嚴重。

對此,行政院謝長廷曾公開表示,銀行集中在3大家族「當然不好」,財政部高層官員則信誓旦旦地說,雖然目前3大家族掌握了6家金控(蔡家有國泰、富邦,吳家有新光、台新,辜家則有中信、中華開發 ),但即使國內金控減半為7家,3大家族也不可能掌握全部金控。

排除3大家族「有困難」

至於官股銀行標售或釋股,是否要排除3大家族?財政部國庫署官員則坦言:「有困難。」官員表示,官股銀行標售,不論是採取增資或是換股方式,都是公開標售,價格最高者得標,如果出價最高者是3大家族,卻因為是3大家族就不賣給它,而給第2高標者,這不僅不公平,也會被質疑「賤賣國產」。

姑且不論二次金改是否有家族化的問題,事實上,二次金改的政策支票幾乎已經確定跳票,截至目前為止,4項金改目標沒有一項達成,原本最有可能完成的「94年底前官股銀行減半」,在台企銀標售案流標之後,也已經達成無望,離年底只剩下3個月,台企銀已確定今年不整併了,中信局切割出售可能出現變數,合庫合併農銀更是只聞樓梯響,今年底前成局的可能性更低。

時間太趕導致金改受挫

政府提出二次金改的目標,原本立意良好,卻因時間太趕,手段粗糙,而衍生諸多問題,二次金改受挫,正是相關單位重新檢討的時機,若還是一味蠻幹,可能會「吃緊弄破碗」,連現在僅有的一點成果,都會賠了回去。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