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瓜石地質公園(二)

Tony 撰文、圖、攝影

人氣 38
標籤:

(續上篇~)
102公路18公里轉彎處,豎立著「金瓜石地質公園」的標誌及導覽圖。這裡走往「本山礦場」的步道是昔日的採礦的舊道,寬闊的碎石路,緩緩上坡。路好走,但無遮蔭。



約十分鐘,已接近礦區,路旁出現解說牌,地上有一圓形廣場,沿著圓周介紹這個礦區各種礦體,接著出現更多的解說牌,解說牌沿著步道旁一字排開,而對面遠處就是茶壺山及半屏山稜線,景象壯觀。

解說牌詳述了金瓜石採金的歷史,從1890年基隆河發現沙金,至1987年金瓜石礦山完全結束營運,百年之間,金瓜石歷經了劇烈的變化,從輝煌的亞洲金都至今日成為無言的山丘。

「本山礦場」所開採的是金瓜石含金銅量最豐碩的礦體-「本脈礦體」,這個礦體分佈的範圍從金瓜石車站南緣,向南延伸至牡丹坑,總長二公里;垂直面則由海底下一百公尺至六百多公尺的山頭。

當時從山頂至山腳共設有七坑,分別是本山一坑、二坑、三坑至七坑。由於後期引進重機械露天開挖,本山一、二、三坑已被剷平而消失,四坑在黃金神社上方,後來被琳恩颱風的土石流所掩埋而消失。保存最完整的本山五坑,就是目前「黃金博物館」的所在地。六、七坑則或半掩,或已堙滅。



從入口至「本山礦場」,大約十五、六分鐘而已。礦場所在地是被剷平的大金瓜,周遭有矗起裸露的黑色岩壁。岩石為安山岩,由於受到矽化,安山岩的外表層已呈黏土化,出現綠泥石化的現象,摸起有點黏軟。廢棄的礦場,裸露的黑岩,給人一種很原始、很蒼涼的感覺。



這裡距離黃金神社只有650公尺而已,但並無遊客的蹤跡。站在黃金神社俯瞰金瓜石聚落及眺望附近山巒,景色已足夠美麗,或許並不需要再往上爬到「本山礦場」。但這裡地勢更高,視野愈遼闊,而荒涼的礦山給人一種更強烈的滄桑氣氛。



若喜歡體驗金瓜石礦山的滄桑,則還可以更往南走。從「本山礦場」往南走,有步道接草山公路,然後至「樹梅礦場」,那是另一處露天開採的礦區,屬於「本脈礦體」的南段,充滿著迷人的礦山風情。此外,也可以探訪附近貂山古道上淒美的「無緣之墓」,那是另一個黃金夢碎的故事。

——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http://www.tonyhuang.idv.tw/
@

相關新聞
台北.中山北路逛古蹟(1)
台北.中山北路逛古蹟(2)
台北淡水.嘉士洋行倉庫
九份.八番坑
九份.八番坑 人氣 11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