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水良:讀《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隨感(一)

徐水良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0月22日訊】一、 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和西方革命造成現代資本主義文明,史有定論

我花了很多年時間,才終於硬著頭皮讀完了這本薄薄的、粗淺的、在中國被抄得沸沸揚揚、捧到天上的書。因為我實在感覺不到它有什麼重要的、甚至了不起的意義。

馬克斯•韋伯的研究,不能說沒有意義。但它的意義是很有限的。相反,由於這本書的研究方法的非科學性,完全撇開任何嚴肅的研究都不可能撇開的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和西方革命對現代資本主義文明,包括對宗教改革、對新教本身的影響,以及不適當地誇大新教提倡勤勞、節儉等等精神的意義,造成一種嚴重的誤導,對西方瞭解不多而又畏葸、浮躁、趨炎附勢的中國理論界學術界中,這種誤導作用尤其嚴重,使得許多專家學者,誤以為西方資本主義是由新教精神產生的。看看這些年來,中國學者的大量論述和著作,就可以感覺到這種誤導的嚴重性。這種情況,使得這本書的正面意義,在客觀上小於其負面意義。當然,作者自己也曾經強調不要誇大他的理論的意義,一定程度減低了這種負面作用。

如果新教提倡勤勞節儉產生資本主義這種理論能夠成立,那麼,中國早就應該資本主義化了,因為中國的儒家學說,是最提倡勤勞節儉的學說之一,不下於新教,並且已經宣傳並強制推行兩千多年了。

歷史是異常複雜的,任何一種似是而非的理論,都可以找出大量的歷史事實來作證。這些年偽改良主義、偽自由主義等許多理論就是這樣。如果把勤勞節儉的理論反一反,你也可以造出這種精神阻礙資本主義產生發展的相反理論。強調消費的經濟理論,包括好多年來國內鼓吹消費的理論,還有不少人提出人們希望偷懶舒適才搞創造發明的理論,就是相反的理論。即使沒有歷史事實,也可以象一些人改造早有定論的蔔筮之書《易經》那樣,在科學的名義下,賦予這本書以各種玄乎其玄的神秘意義。你甚至可以賦予某些數位、語言、時間,顏色及其他東西以某種神秘意義,仍然可以找到不少信徒。象算命,咒語,神鬼,特異功能等等,總是有人會信的。並且,只要有一定合理性並且有一定社會意義的思想,把它神秘化,加上正直、誠實、善良、寬容、慈悲、堅韌、勤勞、節儉、無私、無畏等等等等的道德說教 ,並把它信仰化,人格化,通俗化,宗教化,也就不難創造出比較容易為人接受的宗教。但科學卻決不是這樣簡單省事的事情,它不能簡單化,神秘化,它要求以非常確實、確定、明白的方式把握客觀世界的真實。要科學地,真實地把握歷史,就必須以科學的方法,從總體上把握歷史,既分析,又聯繫,才能接近歷史真實。決不能羅列一些似是而非的現象,製造似是而非的理論。

中世紀的歐洲,其反動勢力的中心和堡壘,是天主教。在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強大衝擊下,基督教內部產生分裂,一部分人開始宗教改革,分裂出新教。新教當然比天主教反動程度小一些,對資本主義精神寬容些,尤其是反對天主教的腐敗,腐敗程度比天主教要小。宗教改革和新教的產生,對削弱天主教反動堡壘的作用,不可低估。但它們本身,只是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等主動因素推動的被動因素。可以說,新教是中世紀體制內的離心力量,而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和西方革命,則是體制外的反抗力量,推動力量。

此外,早期新教,與現代已經資本主義化、文明化、變得比較寬容的基督教、天主教非常不同,早期新教對異端的迫害,它的宗教裁判所和火刑架,並不比天主教遜色多少。

由於理論學術界的許多人,尤其在經過文革對文化的破壞,中國理論學術界的許多人,比較淺薄和浮躁,看不懂真正有水平,有深度的深奧理論,因此,理論學術界往往過分推崇一些時髦淺薄的理論,而對真正有水平,或者博大精深的理論,象佛教的佛學,古希臘的哲學,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啟蒙運動思想大師的偉大著作等等,卻往往很少有人研究,更少有人讀通。這種情況,似乎令人奇怪。但其實卻是正常的。理論不是武俠小說,看的人本來就很少,能讀懂的更少。即使是自然科學,除非是專家,一般人經常講的,大概也不會是相對論,量子力學等領域的深奧理論,而是中學數理化的常識。更何況還沒有真正科學化,而又令人乏味的人文社會科學。一種理論,如果人人都能寫文章議論,那麼,它一定是比較淺的,通俗的理論,而不是當時深奧的尖端理論。

2004-1-30日(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徐水良:必須高度重視道德問題
按語簡評冼岩《認識中國的方法論──兼答朱學淵先生》
徐水良:關於核武器問題
徐水良:對黨治國先生《土地者,天下之土地》一文的不同意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