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演唱會賠多賺少 費玉清將“二進工”

人氣 220
標籤:

【大紀元10月31日訊】(據中華網10月31日報導)許多人已經把今夏北京的演出市場形容為“萬人坑”,無論當紅大牌偶像,還是跟風舉辦個唱的歌手,今年夏天大都陷落在北京的幾大演出場館。演出紮堆,票價過高,這些使北京的演出市場——尤其是明星個人演唱會走入惡性循環,而賠多賺少的行情也使大部分演出商心有餘悸。在這種情況下,費玉清卻決定11月18日再次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辦個唱,一個並不當紅的歌手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兩次進入工體館,這個消息令北京演出圈及媒體記者都感到非常詫異。

  為此,記者採訪了這次演出的主辦方——九洲文化中心的負責人田京泉,他詳細分析了北京演出市場潛在的商機,還透露費玉清之後,明年他們還將舉辦“李宗盛個人作品音樂會”,演出將囊括後華語歌壇全部代表性歌手。

  大家都忽略了一塊重要市場

  記者(以下簡稱“記”):很多人想問,今年夏天演出市場賠多賺少,大牌偶像都紛紛落馬,你們為什麼今年還敢再辦費玉清個唱?

  田京泉(以下簡稱“田”):拿去年我們辦的費玉清、蔡琴、周李二人傳幾個演出來看,其中周李是臨時搭配的組合,蔡琴是經典的民歌手,說起來只有徐小鳳這樣的歌手能和她比,但像費玉清這樣的歌手,幾乎沒有人能夠跟他相比。現在的歌手個唱風格都差不多,都是勁歌熱舞開場,只有費玉清這樣的你可以坐下來靜靜地去聽。而且他的觀眾年齡層可以是15歲、20歲的,也可以是五六十歲,七八十歲的,這些都決定了他的惟一性。

  記:但畢竟現在的年輕人都不熟悉費玉清。

  田:我覺得演唱會這種形式可以屬於年輕人,也可以屬於中年人和年紀稍微大一點的人,去年就本著這樣的一個目標去做的。當時我們分析市場的時候覺得,演唱會應該越來越趨向於分眾,有給年輕人的、很時尚的、很流行的歌手和歌曲,也應該有年齡稍微大一點的、演唱風格稍微靜一點的演唱會。而且費玉清很奇怪,不管他在歐美市場,在東南亞市場還是在上海市場,都有一批事業有成的女性非常喜歡他,甚至唱到哪兒她們跟到哪兒。去年在上海演唱會後我們辦慶功宴,邊上有好幾桌吃飯的,我奇怪地問酒店的人:“這麼晚了還有人吃飯啊?”服務員說:“都是跟著你們來的。”她們並不像年輕歌迷那樣衝動,叫啊,喊啊,簽名啊,她們就坐在旁邊桌上靜靜地吃,還一邊看著費玉清,是另一種熱情。

  記:感覺有一塊市場並沒有人留意?

  田:是的,去年我們發現,中老年人有他們喜愛的偶像和歌手,遺憾的是這些做家長的捨不得給自己花錢。去年好多中老年人說:“演唱會原來這麼貴呐!”他們原來都不知道。這也讓我們意識到,其實過去我們這塊市場是缺失的。

  記:為什麼大家這麼多年都忽視了他們呢?

  田:這些觀眾和我們平時接觸的年輕觀眾不太一樣,比如我們上網去做調查,“你歡不歡迎誰誰來開個唱”,肯定調查不出來,他們不會去上網,更不會去投票,但他們卻是一塊巨大的潛在市場。

  “二進工”希望票房超去年

  記:一年給一個歌手辦兩次個唱你們真的覺得沒風險嗎?

  田:今年我相信我們肯定不會虧,現在開票後的成績已經超出了我們的預想,我們希望票房能超過去年,去年是100多萬元,上座率達到七成以上。其實去年我們做費玉清所有人都不看好,都在問“費玉清行嗎?”去年我們第二次做蔡琴的時候也有人問“行嗎?剛7個月又來了。”可結果,去年的費玉清和蔡琴都大獲成功,蔡琴之後北京也才有了歌手“二進工”辦個唱。

  記:好像已經成了公司的一個特點吧。

  田:我覺得首先看歌手有沒有新的東西、新的作品,有沒有很突出的特點。過去我們有過時隔7個月再辦一次蔡琴個唱的成功經驗,但這次更主要的是費玉清的演唱會是真正可以靜坐下來聽的,大家勞累了一天可以坐下來去休息,去遐想,去回憶自己過去的感情故事,他不是現場讓你很躁動的那種歌手。

  今夏演出太多了票也太貴了

  記:現在好多人都在議論今年演出市場的不景氣。

  田:今年夏天演出賠多賺少,首先我覺得演出太多了,票價也確實太貴了,真正消費得起的觀眾並不多,一個夏天他們看了這個就不能看那個。今年還有個特殊情況,因為明年沒有場館,要搶時間。再加上能辦的歌手基本都辦了,只能去挖那些所謂的沒有在北京辦過演唱會的人,對這個市場衝擊非常大,最後導致今年北京整個演出市場粗製濫造的比較多。從觀眾方面看,由於演出商不精心去做,也傷及了觀眾的感情,很多觀眾看完演唱會感覺也無非就是如此,他們覺得演出商一天到晚跟你吹,說我這個舞美製作花了上千萬元,一看也就那樣。

 記:是啊,好像舞臺製作上千萬元的說法很多。

  田:有的演出動不動就說“舞臺花了幾百萬元、一千多萬元”,我告訴你,事實上舞臺上超過100萬元的都不多!那種情況往往是偷換概念,比如把巡演累計起來說花了上千萬元,要單算每一場不可能花那麼多錢。

  前幾年火爆過頭留下後遺症

  記:你覺得今年不景氣的原因是什麼?

  田:早幾年很多歌手都沒進過北京,供選擇的歌手很多,但現在能來的幾乎都來過了,所以今年已經出現了很多其實並不具備辦演唱會的歌手也在辦演唱會。現在很多演出公司都在走一條路,就是誰沒辦過就請誰來。

  記:前兩年是不是有些開發過度的意思?

  田:演出火的時候是這種情況,我票價定1000元也有人買,訂2000元也有人買,演出商想的只是這個歌手是不是來過,只要沒來過,好,你敢談100萬元出場費,他就敢談150萬元,然後就有人敢談180萬元,把成本全給拉起來了。

  記:演出市場已經進入了與前兩年不一樣的階段。

  田:流行音樂曾經走過低谷,1994年的時候就是個低谷,記得當時有兩個香港歌手在首體都是連辦4場個唱,到第三場第四場幾乎就沒什麼觀眾,能達到三成就不錯,我印象非常深刻。1997年後北京的市場顯得很火爆,有個原因是當時歌手沒來過的多,比如羅大佑,一代人是聽著他的歌長起來的,他又沒來過,他來了肯定會火。現在該看的該聽的都經歷過了,再次進入了低谷很正常,但是只有到了低谷我們才能思考以後該怎麼走,市場定位是什麼?票價如何才能更合理?成本應該如何控制等等。在演出很火爆的時候沒有人想這個。

  記:這種情況下你們有什麼打算?

  田: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走另外一條路,就是一定是別人沒有辦過的、很有特點的,我這個特點也是別人沒法學的。現在我們正籌畫李宗盛作品音樂會,在明年1月推出,這是個別人沒有辦過的新的項目,我跟李宗盛談了四五年了,這個演出分上下兩場,完全不一樣,基本可以把後華語歌壇歌手全部囊括。

  費玉清拒絕高價選擇老搭檔

  記:你個人對費玉清是什麼印象?

  田:我覺得費玉清是非常透明的歌手,而且這麼多年沒有變。他平時也不愛說話,有事就說事,比如咱們倆談事,要沒他的事他不會陪著你,就到邊上唱歌去了,他很單純。就像一個50多歲的老知識份子說的,費玉清這樣溫文爾雅、彬彬有禮的歌手太少了,特別適合他們那個年紀的知識份子。

  記:再來北京開個唱費玉清本人有什麼顧慮嗎?

  田:去年其實他有顧慮,我們做了他好多工作,去年他根本不敢唱體育館,他認為他只能在劇場裏面唱,體育館那麼多觀眾他怕駕馭不了。去年在北京是他第一次進體育館唱,唱完了感覺真不錯。今年的費玉清演唱會其實有其他公司給他出高價,比我們高得多,但費玉清還是選擇了過去合作過的公司來打拼這個市場,我們很感謝他能夠跟我們真誠合作,我們也希望用經驗把他做好。

  今年費玉清總票房自減1/4

  記:時隔不到一年,今年的演唱會與去年相比有什麼區別?

  田:經典的老歌《一剪梅》、《夢駝鈴》等都會保留,但有一些歌曲是去年我們不太瞭解沒讓他唱的,今年他也會唱。還有模仿秀去年在現場很搞笑的,今年還會保留。今年的票價基本維持了去年的價位,更加大了低價位票的數量,整體票房的價值比去年下降了很多,下降了四分之一強。

  記:為什麼這麼調整?

  田:我們考慮到,去年很多人打電話進來都是要買最低價票,但最低價票沒有了,所以很多人沒有看成。我想這樣一次機會不要讓大家錯過,就把最低價和倒數最低的那兩檔票增加了。只要我們成本能夠打得回來,我們願意做這種犧牲,坦率地說,我們也沒想拿費玉清賺大錢,如果想賺錢我們會做更流行一點的歌手。

  記:去年用了很好的音響和話筒,今年舞臺上有什麼變化?

  田:費玉清這次的音響是臺灣的公司新買進來的,直到演唱會時才開箱啟用,是完全不失真的非常好的音響。記得看過莎拉•布萊曼的演出,儘管舞臺上聲音很大,但是在觀眾席上聊天卻不受影響,聽得很清楚,卻不嘈雜,這次的音響就是那種檔次的。今年費玉清使用的那支話筒也是所有華人歌手中惟一的一支,去年用的那支別人還有,大概在華人歌手中有兩支,但今年的是惟一的。另外,今年的舞群是完全從臺灣帶來的,去年是從上海找的。

  記:北京之後他還會有其他演出嗎?

  田:今年在內地除了北京,後面還有3場,上海、蘇州、南京。(大洋網)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菲哥小哥 聯手海撈300萬
費玉清開嗓 師奶瘋狂
往事從未如煙情歌仍動心弦 費玉清《浮聲舊夢》
費玉清「五月重相逢」演唱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