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傳媒高層涉嫌經濟犯罪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0月4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柯華採訪報導)被稱為中國報業第一股的北青傳媒在香港上市才半年多,不僅盈利大跌,更在日前傳出多位管理高層涉嫌經濟犯罪案件。

中國大陸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傳媒機構,北京青年報下屬企業北青傳媒,星期一在香港停牌。

據報導,從六月至今,北青傳媒至少有六位管理人員因涉嫌捲入經濟腐敗犯罪案件,被北京市反貪局帶走協助調查,至今仍未獲釋。其中包括三名公司高層主管:副總裁鄭誼軍、鈕明、廣告部主任於大公。

台灣中央社的報導中說,除了這三位還有鈕明的兩位下屬和鄭誼軍的三位員工被捕。據大陸《財經》雜誌報導,兩位副總裁在外設立私人公司經營廣告業務,並與北青傳媒的廣告部有密切往來。

記者星期一打電話去北青傳媒查詢,負責該事件的財務總監劉永基的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八月,北青傳媒以大陸實施宏觀調控影響廣告收入為由,發出盈利警告,隨後公佈的上半年業績較去年同期銳減99.7%,由六千六百三十萬元跌至十七萬元。該股票股價自六月至今下跌32.6%。

在北京的一位經濟觀察人士仲大軍說:

「第一年六千萬的利潤往往是做帳做出來的,為了招攬股東,特意作出一個好的利潤帳面來,把某些資金都湊來充當利潤,這是大陸上市公司慣用的手法。第二年,帳面不能繼續再做假帳了,虛假的部分消失之後,就出現利潤大幅減少的情況。加上他們高級經理人員腐敗,搞一些關聯交易,把報社的利潤轉移到自己辦的小企業裡面去。利潤的巨大變化很容易引起人們的懷疑,人們一懷疑就要調查,一調查就查出來了。」

香港證券人何先生星期一告訴本台記者,北青傳媒盈利的大幅波動並不奇怪。它將媒體的銷售部分分拆,將最大收入來源和最小成本組合成的資產拿來上市。但一張報紙能否引來廣告,最終依靠的還是採編內容。可這部分業務卻不在上市公司裡,使得該公司的收入和成本無法判斷。

北京媒體人李先生告訴記者,國有或集體企業高層利用企業資源在外搞自己的公司,在中國內地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只是北青這次剛好被捅破了。他認為北青高層被抓絕不會僅僅是經濟腐敗這一個原因。

李先生:「抓了這幾個人,肯定它也有別的什麼原因,不是說有簡簡單單的一個傾向、一個動態能決定的,為了政治的需要。他的(北青)所有的經濟的數字,任何人沒有辦法去核查它,都是它一個人說了算,所以這裡面的水分肯定是很大的。」

據和訊網04年的報導,北青傳媒一直與官方關係良好。北青傳媒是北京青年報用國有資產創辦的公司,當初並未經過批准,在法律上存在瑕疵。但它上市時,中央、北京市媒體主管部門和北京市國資管理部門,卻以「個案特許」的方式,一路開綠燈。

甚至被批露在03年曾涉嫌走私新聞紙事件時,證監會依舊批准它上市。本台注意到,雖然當初上市時大陸多家媒體爭相報導,但此次事發卻少有他們的蹤跡,相反在香港和台灣卻受到廣泛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北青傳媒並沒有在去年上市的文件中提到鄭誼軍和紐明是公司的副總裁。而鄭誼軍6月被捕以來,北青傳媒也一直沒有主動向股民披露管理層被扣查的消息。

作為中國報業的改革試點,北青傳媒上市沒滿一年,就出現如此醜聞。對於也在準備上市的廣州日報集團、南方日報集團和上海文匯新民報業集團產生負面的影響。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北青傳媒明在港掛牌 獲四百餘倍超額認購
首家在港上市大陸傳媒公司高層外傳被扣查
北京青年報與北青傳媒廣告業務關係複雜
北青傳媒是北京青年報絕對控股的企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